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一期研究成果发布
9月22日,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一期研究成果发布,据了解,这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与以往所见的本子既有诸多不同,也有较多契合。
其实,早在2015年1月,竹简就已经入藏安徽大学,共有1167个编号。学校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在黄德宽、李家浩、徐在国教授的带领下投入了竹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历经四年,终于将安大简第一辑《诗经》整理出来。
记者了解到,这批竹简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间,属于战国早中期。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领域,包括《诗经》、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楚史、楚辞以及相术等方面的作品。
其中多数文献都沉埋已久,未能流传于世,有些有传世版本对照,还有不少是从未见到过的古佚书,这批竹简的发现,为古代经学史、思想史、楚史、文学史和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未来安大简还将会有更多学术成果诞生。
安大战国楚简《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与以往所见的本子既有诸多不同,也有较多契合。学界一致认为“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安大简《诗经》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其丰富的异文材料(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为更科学正确地解读诗意指明了道路。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举例道:“今本《诗经》第一篇《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乎是家喻户晓。关于“窈窕”的意思,学者意见不一。安大简作“要翟”,实际上是“腰嬥”,“腰嬥淑女”,就是身材勻稱美好的女子。”还有今本中的《硕鼠》,过去人们多认为“硕鼠”是大老鼠,但是简本中的意义却是“石鼠”,读为“鼫鼠”,即昆虫蝼蛄。
简本与今本的对读,很多古文字字形亦可与今天对上,为古文字考释指明了正确的考释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文字考释的进程。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黄德宽告诉记者:“通过这些竹简,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诗经》的原貌,加深对其本意的理解,从这方面来说,这次研究成果的文献价值极其巨大。”
近三年,围绕“安大简”,安徽大学徽文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共承担了国家级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教育部国家语委专项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谱系疏证》共3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新书发布就是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黄锡全表示,恰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安大这批竹简对于从甲骨文到秦汉篆隶的发展过程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安徽大学能够尽快加油,整理、奉献出更多的精神食粮。(记者 聂静洁)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