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22.05.2018  14: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近年来,我省聚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当头炮、先手棋。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只有万余户,历经40年发展,增长近400倍。 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政府权力的“减法”、管理服务的“加法”,换取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4年时间,全省市场主体数量从200多万户直逼400万户。

  “不到5个工作日就拿到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同时把企业基本信息共享给发证审批单位,不用一家一家跑了”

  ——“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

  曾经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如今得以破解。 5月18日,铜陵市在全省11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铜陵港兴储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肖天名拿到了全省首张“证照分离”营业执照。

  “不到5个工作日就拿到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同时把企业基本信息共享给发证审批单位,不用一家一家跑了。 ”肖天名说,作为一家运输公司,这样一来,他们对之后需要办理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水路运输许可证等经营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和条件有了预期性判断,为企业办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商事制度改革4年来,我省坚持“能放尽放、应放尽放”,先后推出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已压缩到183项,成为全国保留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最少的省份之一,市场主体办理相关手续由原来的2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80%的事项实现当场办结。

  “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极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最大限度激发老百姓经商兴业的积极性。 “以前办个营业执照,在名称预先核准后,就要根据提供的经营范围,到各相关部门去办理前置许可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后才能办理,光提交的申请材料就厚厚一沓。 ”合肥趣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军说,现在办理工商登记方便多了,申请材料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通过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企业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了。

  由手续繁琐到一窗办结,营业执照办理的变迁,折射出在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下,市场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极大激发了百姓经商兴业的热情。自2014年3月这项改革实施以来,我省市场主体数量连续4年高速增长,年均增幅20%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市场主体总数已逼近400万户,同比增长16.76%。其中,每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数由改革前的3.3万户增加到目前的5.8万户,其中企业由0.6万户增加到1.9万户。

  “过去,我们重审批轻监管,现在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宽进严管,企业一旦违规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从年报制度到“双随机一公开”,以信用约束构建监管新机制

  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不仅凝聚在“放”上,还体现在“管”上。只有管得好、管到位,才能放得更开、减得更多,为企业营造平等的准入环境。 “过去,我们重审批轻监管,现在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宽进严管,企业一旦违规就要付出沉重代价,以此倒逼市场主体依法规范经营。 ”天长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实施年报制度,是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行“宽进严管”的重要保障。苏果超市(安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张云曦刚刚完成了企业的2017年年报公示工作。“一份年报,不仅关乎企业诚信,还关乎企业未来发展。 ”张云曦说,逾期不年报的,就会被纳入异常经营名录,满3年未依照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会被纳入黑名单,在市场准入、授信、审批、奖评等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

  对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我省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以减少对企业的不合理干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今年4月到7月,省工商局围绕企业的登记事项、公示信息、直销违法行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等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活动,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 “‘双随机’抽查跟以往检查相比,透明度、规范度更高,检查结果的公示,对企业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宣传,我们欢迎这样的检查。 ”合肥仟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孙辰表示。

  自去年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以来,全省共开展随机抽查1591批次,其中跨部门联合检查199批次,覆盖政府46个部门,累计抽查企业13.7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12.7%。在此基础上,强化后续信用监管,将抽查结果与联合惩戒相结合,累计将19.1万户次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信息共享,推动政府各部门在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授信审批等方面对失信主体予以惩戒,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共治格局。

  年检改年报、巡查改抽查、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管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改革实施以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以破除重复检查、任性执法痼疾为切入口,通过强化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共享和联合惩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系列真招实措落地生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严管”框架基本确定,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初步形成了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不亲身经历真的难以置信,只用了三天时间,一根网线就把营业执照拿到手了”

  ——从来回几十趟到一网通办,“互联网+政府服务”助力愉快创业

  从4月7日因为参加招投标向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紧急求助申办营业执照,到4月11日EMS把营业执照送到手中,合肥锁得安锁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方子龙竟是“零跑腿”。 “不亲身经历真的难以置信,只用了三天时间,一根网线就把营业执照拿到手了。 ”在收到营业执照后,方子龙对这种“送货”上门的服务很满意。

  “目前,企业登记全程都可以使用电子化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陶琛说,除了将新申领营业执照用快递寄往企业,今年,高新区将在公共场所摆放“自动取证机”,方便企业就近取证,真正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按下优化服务的“快进键”。2016年12月起,我省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实现全省企业名称网上办理,有效解决了“起名难”问题。在亳州、芜湖、铜陵等8市开展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去年7月3日,全省一体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企业登记全区域、全业务、全类型网上办理。

  “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运行,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 ”我省日前出台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明确,到2018年6月底前,网上可办事项达到90%,年内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信息共享和电子证照应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建立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事项“零跑腿”。 “我们将对标国际企业开办便利度要求,高位推动登记窗口建设,树立服务标杆形象,实现工商注册‘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效能。 ”省工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将继续发挥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着力提高市场主体发展大数据分析、研判和应用能力,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企业经营和社会应用提供科学的借鉴和支撑,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滁州市工商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滁州市工商局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工商局
六安市公布2018年市本级部门内和部门间“双随机”抽查计划
  为扎实做好全市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