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中医和他们的名籍
3月17日,中国国医日,又名“中国国医节”。起源于中国上海。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取消旧医药(那时中医中药被称为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如果取消旧医药被确定,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
当时,此事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震动,众多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争。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两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民心民声。最终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
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每年的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近年来更是争议不断,甚至出现了“伪科学”的指责声音。抛开争论不谈,事实上,从五千多年前起,甚至更早,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幼儿阶段起,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就在探索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中医就是古人所使用的方法。如同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理念一样,济世救民成为古时读书人的两大抱负。
翻开中医的历史,安徽人是个了不起的群体。从华佗开始,一代又一代的名医用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让安徽名中医的头衔更加响亮。那么安徽的名中医是怎样的?他们又有怎样的医道?他们为世人留下哪些受益的名籍?
羊欣:十三年的太守任期遍搜民间方剂
新安医学是地域医学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释。最早文献记载的,亦系广义新安医学范畴的新安医家,是距今已近1600年前在歙县任太守的儒医羊欣。东晋时期,新安的土著居民山越人就创造了许多治病验方。来这里任职的外籍官员搜集整理了这些民间方剂,比如羊欣就撰写《羊中散文》30卷,足见新安医学根基之厚。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羊欣十二岁时,当时王献之任吴兴太守,很赏识他。王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羊欣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王献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就离去了。羊欣原本善于书法,由此书法就更有长进了。
羊欣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回要羊欣写字,往往辞谢,不遵命。元显愤怒,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由寒门担任。可是羊欣意态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人们议论时都称赞他。
羊欣曾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先拂扫坐席更换服装,然后接见。当时谢混的族子谢灵运在座。他离开后,告诉族兄谢瞻说:“望蔡接见羊欣,就更换服装和坐席。”羊欣由此更知名了。
桓玄宰辅朝政,领平西将军,以羊欣为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羊欣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漥台殿中郎,对他说:“国家政务由尚书主持,朝廷礼乐由殿中省制定。你以前身处机要之地,与目前职务相比,还是轻的。”羊欣就职几天后,称病辞职,隐居里巷,十余年没有出仕。
义熙年间,其弟羊徽得到刘裕的信任重用。刘裕对谘议参军郑鲜之说:“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立即下书,以羊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又转为长史,又任中军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又出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
他平常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黄老典籍,有病不吃药,饮符水而已。又擅长医术,撰《药方》十卷。如果不是探访省问近亲,他不随便去别人家。七十三岁时去世。
汪昂:弃儒学医笃志方书
汪昂是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他自幼苦读经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是县里的秀才。明朝末年,汪昂寄籍浙江丽水,期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欲走仕途,但每每名落孙山。明朝灭亡后,随着汪昂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腐败,开始厌恶科举制度,又由于明亡而有感于国家民族的兴衰,于是,在清朝顺治初年,毅然弃儒学医,笃志方书,并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从而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是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汪昂弃儒攻医,已经30多岁了,可谓大器晚成。他抛弃仕途,改而学艺,认为“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于是乎独专医学。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身居偏远山区,全靠自身勤奋,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汪昂不仅擅长临证,专心研究医学理论,而且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其常曰“用药如用兵”。认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完善、周明,然而过于浩繁,于是汪昂取其中适用者,汇编写成《本草备要》。《本草备要》(四卷)1683年成书,后经清代初年三大名医之一太医院判吴谦审定,1694年在国内广为刊行,总数有70余种版本之多。1729年流传日本,植村藤治郎将《本草备要》刊印并在日本发行。之后,《本草备要》翻印次数达200余次之多,在当代临床类实用本草中影响最为深远。此书选药精当,重点药效突出,使用方法翔实,读之令人兴趣盎然,不仅是药物学专著,也是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立法处方的好医书。书中记载了汪昂个人的独特见解多达120余处。
汪昂一生诊务繁冗,然其著书立说至老不倦。他著书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普及,并讲究实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除《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尚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汤头歌诀》、《经络歌诀》、《痘科宝镜全书》、《本草易读》等书。
王琠:妙手巧治明太子
王琠是祁门历溪人,原为新安当地单方草药郎中,因其聪颖好学,笃志方书,常奔走于皖南徽州、池州和江西景德镇等地,凡所遇怪症奇疾,每有独到。
1550年,当朝太子得了一种怪病,腿痛而瘸并日渐加剧。太医院的御医们均诊治无效,个个束手无策,惶惶不可终日。就在皇宫上下焦急之时,有人向嘉靖皇帝禀报京城街巷所闻,举荐王琠。
时年53岁的王琠奉诏入宫,面对皇子病症,悉心切脉精心遣方,几天后皇子便康复痊愈。嘉靖皇帝大悦,于是亲自书写诏书,授王琠为太医院御医。自此,王琠为皇帝、内宫嫔妃和宰相、参议、尚书太史、大理寺、通政司、户部、锦衣卫等文武大臣诊疗疾病,并抢救治愈了大量危急疑难病症,因“之见如神,之胆如斗”而名誉京都。
王琠留下了其所治内、外、妇、儿各科病症医案87例,颇为珍贵,后被整理成《王意庵医案》,为明代善本医书。此外,他还著有《医学碎金》一书,但刊本没有见过。王琠还常与祁门名医李楼相互论医,并于1543年校正李楼所著的《怪症奇方》。
1567年前后,近70岁的王琠由京城告老还乡,受旨在牯牛降山脚下的故里建造了“五凤楼”(又名合一堂)的王氏宗祠祠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