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力补“缺兽”之痛

07.05.2018  21:43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升空、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创造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近年来安徽省在量子科技、铁基超导、热核聚变、智能语音等领域屡屡斩获重大“战果”,成为备受注目的新崛起科技大省。然而,被视为新经济风向标的“独角兽”,在科教土壤丰厚的安徽却难寻其踪,让安徽倍感“缺兽”之痛。中美博弈科技创新的当下,各方积极部署“猎兽行动”,安徽能否迅速填补“独角兽”空白?

    “猎兽”冲动源于创新驱动的迫切需求。继2017年6月推出“人才新政20条”之后,4月26日,安徽合肥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再次用政策“红包”吸引扶持各路人才创新创业。未来七年合肥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养人”,据悉此次人才资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推动“独角兽”等创新企业成长的政策正在密集实施。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合肥高新区去年推出的“创新十条”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和强化知识产权引领等六方面,计划3年投入10亿元资金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事实上合肥已‘毕业’若干‘独角兽’,譬如国盾量子、华米科技等。”合肥高新区科技局综合处处长王玉青说:“原创颠覆性技术优势将是未来合肥‘独角兽’企业崛起的‘利器’。超导聚变、量子通信等原创科技衍生的中间技术一旦实现快速转化,将会形成N个技术驱动型‘独角兽部落’。”

    “听说被列入了家乡铜陵市的引才名单,我感到非常荣幸。”云集“掌门人”肖尚略说。社交零售电商平台——云集于2015年在杭州创办,根据其A轮市场融资估值,2018年被杭州市列入26家“独角兽”企业名单,4月23日,云集刚刚宣布完成由鼎晖领投的1.2亿美金B轮融资,已经覆盖中国近3000万消费人群。

    事实上,除了云集这样的平台型“独角兽”,铜陵市于2016年就引进了技术型的潜力“独角兽”奇点汽车,在铜陵设立汽车智能制造、研发基地。目前铜陵又在与主营大数据存储硬件制造的苏州云渡科技密切协商合作事宜。

    “我们希望通过优化人才、资金、创新环境等加强对新经济企业的提升,结合铜陵市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尽快培育3到5个优质‘独角兽’企业。”铜陵市副市长黄化锋这样告诉记者。

    “别看安徽现在暂时缺席‘独角兽榜单’,但拥有肥沃的科教土壤,厚积薄发,安徽一定会于无声处听惊雷!”安徽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潘峰对安徽的创新潜力不无信心。

    潘峰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独角兽”的培育离不开人才和新兴产业两大核心要素,两者在安徽皆蕴藏着勃勃生机:人才方面,2017年安徽省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3人,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15个,培养高技能人才42.8万人;新兴产业方面,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0.4%,增加值增长14.8%;科研领域量子信息、热核聚变、稳态强磁场、铁基超导等前沿技术实现率先突破。

    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164家“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19个城市,84%的“独角兽”企业聚集于“北上杭深”。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和物流成为“独角兽”集中爆发领域,数量占比达到56%。

    安徽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厚亮说,安徽正在加快打造智慧经济,这也警醒我们,在创新意识、发展环境以及风险意识方面尚显不足。

    潘峰认为,“独角兽”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与杭州等地相比,合肥偏重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到“虚实结合”,对培育新经济至关重要。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博导杨仁发认为,“‘技术创新+平台生态+高新区+政策扶持’构成‘独角兽’栖身土壤。安徽的科研基础很好,不足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较为单一,与产业融合度不够,缺乏龙头型平台企业。原创基础性科研实力很强,但是原创性技术创新转化偏弱,不利于‘独角兽’成长的产业生态圈快速形成。”

    杨仁发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独角兽”的“出没”可以引领区域产业新形态,促进上下游产业和跨界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爆发式增长。

  “铜陵在引进培育‘独角兽’的同时,结合自身信息材料优势和沿江城市带的区位特点,兼顾当地的产业定位,发力工业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产业。”黄化锋说。

    在潘峰看来,安徽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譬如飞友科技、合肥华升泵阀、安徽洲峰电子等等,这些潜力“独角兽”正在蓄势待发。

    从生产出中国首台微型计算机,到研发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万燕VCD,安徽拥有敢闯敢试的精神,更不乏强大的科技创新基因。

    王厚亮说,安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对“苗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风险容错机制,鼓励发扬奋勇争先的勇气和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士强博士则认为,“独角兽”既有高成长的特点,也兼具不确定性风险和成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不可盲目跟风。

责编:王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