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透视
新华社合肥9月19日电 题:新兴产业成风景 传统产业增活力——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透视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程士华、汪奥娜、董雪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盆景变风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老树发新枝”。安徽省近年来实施一系列制造强省的政策措施,狠抓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工作,工业经济呈现规模、速度、质量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盆景变风景”
国产DRAM(动态存储芯片)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新型液晶平板生产基地,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3%,智能手环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这些数据表明,快速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安徽制造的新名片。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阮华彪认为,以往谈起安徽,最先想到的是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铜矿等,安徽经济的“铜”墙“铁”壁,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很高。如今,这一标签正在被“芯”“屏”“器”“合”替代,即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在合肥高新区,丰创光罩全自动洁净室里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行。今年4月,这个由全球商用光罩巨头美国福尼克斯集团投建的项目投产,这是中国首条10.5代平板显示光罩生产线。
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磁吸作用下,许多先进制造企业纷至沓来,丰创光罩只是其中之一。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京东方显示屏,国内OLED市占率第一的维信诺,彩虹、康宁双玻璃基板,先导、江丰、拓吉泰三大靶材制造基地等。
继平板显示产业后,安徽集成电路产业也迎来跳跃式发展。以长鑫存储为龙头,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城市。比如,位居全球前五的晶圆制造企业力晶科技,国内封装企业龙头通富微电,联发科技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纷纷落户合肥。
“长鑫存储填补了国内DRAM芯片的空白,并有望挑战美国、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陶鸿说,DRAM芯片是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最大的单品,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800亿美元。合肥长鑫的突破,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带动效果,会在中国半导体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只只机械手臂伸直、抓取、翻转,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埃夫特总工程师游玮介绍,埃夫特起步于奇瑞汽车设备部,十多年时间里,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其技术难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六轴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在自主品牌中销量全国第一。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老树发新芽”
在技术工艺革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引导下,安徽省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记者近日在荣事达智能工厂中看到,屋主人通过指纹锁打开家门后,灯光、音乐、窗帘自动打开。语音管家接收指令后,客厅大灯应声而亮。智能茶几就像是个大型iPad,可下象棋、放音乐,主人还可通过触控屏幕控制其他智能单品。
“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是家电业升级的两个特点。” 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副处长张俊说,以家电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家电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原本需要五六十人的车间生产线,改造后只需要一两名工人就可以。
目前,安徽拥有合肥、滁州2个家电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国家家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肥)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等国家级平台,拥有惠而浦、美菱等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合肥、滁州、芜湖的产业基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家电制造中心。安徽省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两年突破亿台,居全国第二: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是“安徽造”。
除了家电,纺织、钢铁等行业也在新技术带动下活力迸发。例如,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招工难问题突出。安庆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工厂的建设,万锭用工由改造前30人降低到15人以下,生产效率提高了50%,在纺织行业得到推广。
“科创+产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持续赋能
记者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2018年安徽省创新发展指数为112.3,其中20个监测指标有18个指标高于100。创新发展指数提升主要受益于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和创新产出的加速涌现。其中,创新产出贡献最大,对全省创新指数提升的贡献率近40%。
“科创+产业”引领制造业做大做强。阮华彪说,安徽近年来制造业快速发展,主要是靠高新技术在全产业链的渗透来带动。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安徽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大部分在20%以上,位居全国第三位。
安徽省经信厅副厅长王灯明说,安徽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坚持“龙头+配套”“基金+基地”“平台+合作”等模式,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形成了2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已形成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