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润”民心

20.08.2014  14:11

      近年来,安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新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生工程惠民功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泗县草沟镇于韩村村民孟彩虹的家里,孟大姐正在准备晚餐,炉灶上的锅里水花翻滚,煮熟的饺子香气扑面而来,孟大姐告诉记者,如今用的水好了,煮什么都特别地香甜。

      记者:你家以前用的是什么样的水呢?

      泗县草沟镇于韩村 村民 孟彩虹:就是这种水,就是这种机压井水。这井成天打,有那个沙子、有泥质,还有那种黑的小毛毛虫那种物质。

      现在,孟大姐家每个月只要交五块钱,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就能敞开用。

      泗县草沟镇于韩村 村民 孟彩虹:原来进城看别人用自来水,心想我们什么时候我们能吃上自来水,现在终于成就一种心愿了。

      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过程中,泗县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在人口聚集区,以地下水为水源,兴建规模较大、集中连片供水的中心水厂,同时,按照“以水养水、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成立了泗县清泉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农村供水工程用水难、管理难的问题。

      泗县清泉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杨礼奎:我们泗县清泉公司从2009年成立,依托15个乡镇水利站,成立了15个分公司,管理了全县72处水厂,通过并网整合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保证了群众喝上卫生、清洁的安全水、放心水。

      泗县民生办 主任 周璞:这个既节约政府资金,又能使安全饮水这个项目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年下达投资、当年建成通水的特点,安徽省在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全省91个县区成立了专业管理机构。92个县区建立县级维修养护经费制度,累计落实资金1.2亿元。

      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投资114.9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550处,累计解决了2381.7万农村居民和11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