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企业正在改变非洲 用爱心浇开中非“友谊之花”
安徽企业走进非洲,皖企员工不但具有“徽骆驼”式的创业精神,他们更有一颗浓浓的爱心,他们把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大爱带进了非洲人民的心里。
用安徽外经建设集团公司蒋庆德老总的话说,安徽企业走进非洲不仅仅是投资,更要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要有大国企业的风范和气度。记者在非洲走访期间,深深感到安徽企业在非洲的各种公益行动,让每一位非洲人心里都是甜甜的;非洲人民是懂得感恩的一个民族,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中国企业和中国人。
非洲孩子们麦地里唱起《茉莉花》
津巴布韦奇诺伊省远离首都哈拉雷,当地居民都说着土语。在安徽农垦来之前,他们的生活贫困不堪。7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发现,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人脸上洋溢着快乐。下午4点,恰逢一群孩子放学,他们像燕子一样奔跑在麦地里,麦地的上空竟然传来熟悉而动听的中国歌曲《茉莉花》 。他们唱得字正腔圆,一边唱一边奔到我们的身旁,摆着pose让我们照相。
在这群快乐孩子的背后,有安徽农垦人的爱心付出。一位安徽农垦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迅速融入到当地人中,与他们成为好朋友,许多孩子也整天围着他们。这里的孩子特别喜爱踢球,每有足球赛,孩子们都要赶去看或参加,一趟最短的里程也要10多里,远的甚至20多里。每次农场的中方人员都是放弃休息开着拖拉机送孩子们,一次都是四五辆车。每到秋季开学前农场就要给好几百个学生捐书捐物(还向特困的家庭捐砖建房),农场中方人员渐渐成为孩子心目最亲近的人。
慢慢地,一些孩子还跟学会了唱中国歌,几年下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唱了,而孩子唱得最好的就是《茉莉花》。他们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经过麦地时都放声歌唱,在歌声中向每一位中方职工问好。
许多当地农民自发地义务看护农场,帮助做饭,俨然成了农场义务保安。
“中非光明行”帮助2000多人重见光明
非洲地处热带,眼病高发,许多人因此而丧失视力。2009年开始,安徽外经建设集团投入1亿多元人民币,联合北京同仁医院、海航集团,合作开展“中非光明行”活动,为非洲人医治白内障眼病,活动所有的眼球晶体材料和医务人员全从国内空运至患者处,就地实施医疗手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年参与手术的耿宁医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作为眼科手术专家,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白内障复明事业,2011年6月,我受命来到非洲桑给巴尔MnaziMmoja医院中国医疗队眼科中心进行医疗援助工作,延续光明使者的职责。在眼科病房,因为床位不够,走廊里住满了患儿,非洲小患者和我很亲近,有一位活泼的小男孩眼外伤经过手术,几乎看不出痕迹,他高兴地拉着我的手开心地笑,将黑色的小手放在我的手心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的小姑娘摘掉纱布,惊喜地搂着我的脖子说:‘中国妈妈,我看见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我作为眼科医生最为幸福、最为骄傲的时刻。”
同样因为惊喜而流泪的,是和穆加贝一同进行津巴布韦解放独立运动的老战友,据中方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11月,“光明行”医疗小组对参加该国解放运动的老同志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当他们眼部的纱布被摘除,再次看到站在身边的穆加贝总统时,他们流着泪大声地喊:“穆加贝、穆加贝,我又看到你了,感谢中国人!”
目前,“中非光明行”已经在非洲开展四次,帮助了2000多位非洲人重见光明。
一位安徽医生6年免费为当地人义诊
2007年,中铁四局医院的穆玲医生从合肥来到安哥拉筹建罗安达工地医院,一干就是6年多。到达罗安达,她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因为战后的安哥拉一片疮痍,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穆玲和项目筹备组的同事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开展工作。仅仅19天,一座简易的医院就在工地上建了起来。医院一边为中方的工人看病,一边为当地人免费义诊。
无论有多忙,穆玲始终坚持为当地居民义诊服务,送医送药。时间久了,当地人说起中铁四局工地医院,总是竖起大拇指。在6年多的时间里,穆玲带领全体医护人员除保障一万余名参建员工、劳务工的健康,还成功抢救了枪击伤、出血性休克、脑型疟疾、胃穿孔等重症病人600余例,救治登革热病人4000余例、恶性疟疾病人2000余例,这些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她用实际行动为中安友谊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如今的罗安达工地医院已经成为当地一所知名的医院,中铁四局公司即将把医院免费移交给安哥拉政府,继续造福当地人。
暴乱打砸中非洲人保护安徽人的超市
如今非洲的许多人已与安徽企业的职工结下深深的友谊,为了安徽企业的发展,他们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2009年,马达加斯加发生暴乱,当地人一涌而起打砸焚烧街面超市、商店,一时间国家秩序大乱。一批暴乱者红了眼,肆意打砸,为所欲为。当地群众看到此情况,纷纷跑到安徽人开的超市处,用自己的身体将超市围起来保护,不让暴乱者靠近。当年在马达加斯加全面负责的王浩经理说,那场暴乱,整个马达加斯加的超市几乎全被烧光,只有我们的超市毫发无损。
本次“安徽企业在非洲”采访团在阿尔及利亚时,因恰逢斋月,所有的当地人几乎不上班,我们的出行一时不方便,一位叫加麦拉的人义务帮我们办理出关、开车带路。他就是一位与安徽建工的工人结成好朋友的当地人。加麦拉会说一口地道肥东话。离开阿尔及利亚时,他一路帮我们开车,帮采访团搬运行李并护送出关,最后用肥东话向我们告别:“我豪想你们!”
记者在阿尔及利亚见到阜阳建工一位叫谢婷的女翻译,她已是一位妈妈。3年前她从家乡来到阿尔及利亚,她说,“我有今天是非洲人用爱感动了我,我要把中非友谊传递下去。”
贫穷不是愚昧中非友谊会永远传承下去
索法拉省工贸厅的Joscfa Sing Sang女士,是一位具有中国血统的非洲人,她在结束采访时欣然给采访团签名并祝愿:索法拉省和安徽省两省友谊长存。
记者在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等国采访,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均称,贫穷不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非洲人民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安徽企业在非洲已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有责任把中非友谊传承下去。
10多天的采访行程,紧凑而富有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改变,非洲已不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非洲——在这片30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0亿急切希望改善生活的民众,有50多个经济体在经历民族独立的浪潮后,正在以引人注目的速度增长,中国包括安徽企业走进非洲恰逢其时,在获得效益的同时,也与非洲人民一起成长。
采访团一行感受到的是祖国的日益强盛;见到的是安徽在非企业的“徽骆驼”精神和发展壮大;遇到的是中国和非洲人民的兄弟情谊。
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说:“安徽企业正在改变非洲,安徽人民与非洲人民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