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创新驱动“调转促”步伐
【导语】安徽紧紧抓住进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通过平台搭建、人才引进以及各项科技支持政策的具体落实,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出镜】记者 章政:这里是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现在呢这个中心的药物学团队正在对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十种疾病的十七个国家一类新药的后选药物进行研发布置,依托着强磁场这个平台这些药物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就将进入到临床实验阶段。
【正文】地处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强磁场中心是国家建设的大科学装置,科研人员能够一次性对近20种一类新药展开研发,就是得益于这一大科学装置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分子特性和药物原理。团队领军人才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刘青松博士说,国内越来越好的创新环境为他们这些归国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动力。
【同期声字幕】中科院强磁场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学部 副主任 刘青松:现在整个国家的研发环境变好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规模平台的话我们有再多的智慧也是做不了这个事情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安徽省合肥市给了我们科学院和我们这个团队很多的支持,这让我们有这个能力来做这个事情。
【正文】经过多年的打造,强磁场中心的实力已在全球前列,产生了强大的人才和项目的集聚效应,仅在近几就吸引了20多名像刘青松这样的海外博士来中心进行创新研究。为进一步发挥这些平台的优势,目前,安徽正在依托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以及同步辐射三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全力推进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努力在核聚变、工程材料、物质及生命科学领域强化安徽技术创新话语权,并推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期声字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 院长 匡光力:合肥大科学中心的建设,在未来会引吸更多的大的科研项目落户在这个地方,也会有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汇集到这个地方,我们也正在努力的把它的转化的平台搭建好,针对产业的实际需求,为安徽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正文】在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同时,安徽还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全力推动和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使它们成为创新的主体。
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矿山安全设备生产研发的国家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这两年随着煤炭和矿山行业的整体萎缩,使得工大高科这类的装备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应收账款多和产品滞销的双重压力,甚至出现了企业倒闭现象。
【同期声字幕】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程运安:如果说企业不做一些改造,不做一些转型的话,那么我们也面临着生存的危险。
【正文】为了尽快走出发展困境,于是企业在经过反复的技术和市场论证后,将转型着力点放在了轨道交通信号安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上,既没有脱离企业长期从事的安全产品研究这个老本行上,又将面对一个新的广阔市场。在企业寻求突破的节骨眼上,省科技厅专门把这一项目列入到2015年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成立了安全技术研究院,加大人才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力度。
【同期声字幕】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程运安:这个新产品在现在已经是推出来了,目前在国内有十几个企业已经用了我们这个新产品,用的效果也非常好。
【同期声字幕】合肥工大高科公司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程磊:如果没有这项举措的话,我们的这项产品可能要在一年或者两年以后才能推的出来。
【正文】为了推动更多像工大高科这样具有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2015年,安徽省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共实施了150项科技专项,帮助企业及产业攻克关键技术和共性难题,全面推动产业升级。不仅如此,安徽省还专门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入手,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通过项目、资金和环境等要素的整合,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同期声字幕】安徽省科技厅 副厅长 刘明平:我们主要从培育和壮大企业的主体,提升平台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金融的结合,强化要素保障和税费的政策支持,通过引进一批人才,转化一批成果,打造一批平台,使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快速地得到提升。
【正文】根据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规划,到2020年,安徽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由目前的2%提升到2.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3.4件增加到1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使得创新活动真正成为安徽“调转促”不竭的动力源泉。(安徽台 姜相民 张锡强 章政 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