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祠堂里的黄梅盛宴(组图)

02.06.2016  05:24

 

  ○侯露畅谈黄梅戏创作

  侯露推崇的两段话

  不是戏曲需要年轻人,因为无论年轻人是否喜欢,戏曲都美美地在那里。而是年轻人需要戏曲,戏曲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更柔和、更温暖、更纯粹。(戏曲名票友白燕升)

  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得如此完美,心有欢喜过生活。(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第一印象)

  5月22日下午2点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安庆黄梅戏学校名誉校长侯露,在安徽名人馆举办了以“从艺四十载,黄梅五月花”为主题的黄梅戏作品演唱会,在这之前,侯露和她的团队已经在北京长乐黄梅戏会馆将经典曲目演绎一遍。而今又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安徽,回到了黄梅戏的故乡。

  经典历久弥新

  安徽名人馆第八展厅里,正前方是朱红戏台,雕栏玉砌,丹楹刻桷。对面是可以通向二楼观望台的木制阶梯,两边墙上的展板是“徽黄庐泗花”和安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徽剧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的详细介绍,向所有来宾呈现一张完美的“戏剧名片”,而中间提供给观众的区域,早已座无虚席。

  演唱会开场便是黄梅歌舞《七仙女下凡的地方》,表演者是一群孩子,她们身着不同色彩的服装扮演七位仙女,在舞台上跟随悠扬经典的黄梅曲调扭转身体,翩跹回旋。观众眼观耳听,用手轻点节拍,口中默默吟唱,仿佛已然进入戏中。

  欣赏者年岁参差不齐,以老人居多。当问到其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怎么知道有这场演出时,她极其兴奋地表示,星期六来安徽名人馆参观时,得知第二天有黄梅戏演唱会,于是特地带上自己的两个姐妹一起来。“我们三个都喜欢侯露的戏很多年了,曲调好,内容也好。”她们一边说,一边跷起大拇指。

  合肥市蜀山区戏剧家协会的表演者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汪菱花等人,演唱了侯露的代表作《惊天一兰》、《商女情缘》、《红杜鹃》片段。对于《红杜鹃》这部戏,侯露说要追溯到她在大别山插队做知青时的岁月,这是她当年在插秧、割稻的过程中,感受到老百姓淳朴炙热的情怀后,在建党九十周年时而作,为的是献给大别山的“妈妈们”。

  选址颇费心思

  将这次演出安排在安徽名人馆其实是别有深意的。“过去很多古戏台是搭在祠堂里的,中国戏剧有这样的负载,不仅唱给今天的人听,也唱给祖宗听,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沟通方式。”侯露说。

  安徽名人馆的各个展厅里都展示着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安徽名人,他们之中有的见证了时代的兴盛和灭亡,有的为本土的戏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在今人面前,他们是早已故去的先贤,而对于所有安徽人来说,他们更是安徽先人的杰出代表。

  “安徽名人馆就是安徽人自家的祠堂!”侯露表示,“我们要将黄梅戏作为一个流动的风景,安徽的风景。”

  因此侯露创作出的很多唱段来源于先祖们的故事,让后人知道自己的祖宗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子。她期待在与安徽名人馆后续的公益性合作中,使观众参观完展览,便立刻能看到舞台上这些历史与文化以戏曲的方式活生生地演绎出来。

  传承永在民间

  “我在台上讲话时看到坐在后面板凳上的观众举起‘侯露老师我爱你’牌子那个瞬间,突然想哭……”侯露告诉我们,“感动!释怀!素昧平生的人,原来一直喜爱着我的戏,既开心又有点想哭的感觉!”

  她在2015年两会期间到北京长乐黄梅戏会馆调研,看到年轻的演员们冒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惊鸿一瞥”的感觉。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二十年前创作的《徽商情缘》中的唱段,正在被眼前二十岁的年轻人传唱。

  “二十年是个什么概念,能让我们忘记很多事,但一代热爱黄梅戏的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了。足以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多么宝贵。我突然感觉,自己这么多年来坚持戏曲创作的路子走对了。”侯露兴奋地说。

  “传承在民间。”是侯露对黄梅戏以及这场演唱会产生的一个思考。以前人大多不识字,家长教育孩子,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一段段唱词,教会了孩子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因而戏剧成为教育的载体被传播和保存下来。

  如今北京的、河南的以及省内各地的黄梅戏爱好者全都赶来赴这场视听盛宴,这是侯露多年来写了很多契合当代年轻人口味的戏的结果,用这种方式帮助年轻人意识到黄梅戏不只有老段子,还有不亚于流行歌曲旋律的优美新篇章。

  四十年的戏曲创作之路弯弯曲曲,有苦也有甜。她曾因为道具准备好了却没有钱支付而四处筹钱;也曾为使喜爱黄梅戏的人能够唱好,在找不到音乐的情况下,对着原来演出的录像,把音乐一段一段数出来后找人剪成伴奏。

  就在合肥场演出的前一天,《惊天一兰》主演汪林林发微信说团里道具老师周末放假,白手绢拿不到,侯露连夜告知演员龙宝玲和戏迷潘晓琴,潘晓琴一早便跑去街上找,而戏曲舞台上的手绢是买不到的,她想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买了骑车女性夏天用的白绵绸袖套,改做了两方白手绢。

  表演时在舞台旁打字幕的是一个叫陈文婷的年轻人,她在看《惊天一兰》时爱上黄梅戏。这次演唱会,所有的字幕都由她打出,而她还不知道什么叫唱段,便把对白全打上去了,什么都是第一次,却在演出过程中一点都没出错。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侯露总结道。(李书韫、李云胜/文高勇/摄,原载于合肥晚报)

  ○现场座无虚席

  ○演出获得了成功

  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