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夏”抢收呈现新气象《安徽日报农村版》
16.06.2015 16:15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跨区有方向 秸秆有出路 烘干有机械
“麦客”出征
2015年,安徽多地选择了政府出钱买农机服务的方式,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或还田,以控制秸秆焚烧。
(作者 张昱)2015年“三夏”,安徽小麦抢收紧张而有序。麦收初期的两场降雨,让全省上下捏了一把汗,6月4日降雨一停,麦区就迅速组织抢收。截至 6月 11日,全省 4262万亩小麦全部收获完毕,共投入收割机 14万台,机收率 98.5%。在这场小麦抢收战中,农机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跨区有方向“红娘”不再忙
秸秆有出路 政府买服务
6月初,正是麦收大忙时节,凤台县枣巷镇的农户们却没有急着找收割机,镇里干部也没有别处忙禁烧的紧张劲儿。实际上,300多台套收割机、打捆机等正在田里紧张作业,它们都属于凤阳县红旗手农机专业合作社。 6月4日下午,在枣巷镇秸秆综合利用指挥部里,红旗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传兵抽空介绍了该镇的秸秆处理模式。原来,2014年“三夏”,枣巷镇干部严防死守也没完成秸秆禁烧任务,于是今年该镇早早谋划,投入400多万元小麦产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引进了红旗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该镇3.5万亩小麦田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从一喷三防,到收割、灭茬、旋耕,或者打捆离田,全部由我社统一实施,政府补贴60元,农民只要出70元即可,大家都能得利,群众非常拥护。 ”郭传兵说,因为长期固定作业,合作社比流动收割机手更熟悉当地情况,比如在秸秆处理方法上,沙土、河滩地必须全量离田,板结田块则会适量还田,农户也信任合作社的处理方式。 以上是政府出钱购买农机作业服务的方式之一。实际上,自去年“三夏”安徽省严令禁烧以来,全省尝试了多种方法后,2015年多地选择了出钱买服务的方式,补贴新购秸秆处理机具及作业、运输、收储等环节,让农民迅速接受了秸秆禁烧这一麦收新形势。为助力秸秆禁烧,安徽省农机局还总结各地经验,于今年4月专门举办全省秸秆还田及夏种机械演示会,针对各地特点,推广不同的秸秆还田及夏种技术模式。 今年 “三夏”期间,安徽省投入11.18亿省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在力争颗粒归仓的同时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污染。截至6月11日,全省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成。夏季秸秆焚烧现象明显改善。秸秆粉碎还田机、大型旋耕灭茬机、免耕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等秸秆还田及夏种机具大幅增加,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烘干有机械 下雨也不愁 今年麦收刚开始,安徽多地就连续降雨,种粮农民很着急——又要抢收小麦,又怕下雨没处晒。连江镇路陈村瑞鑫特种种养殖合作社的一台烘干机,从5月底就开始运转了。6月1日,理事长周帮明指着烘干机说:“这一炉是附近一个村庄送来的,前天刚下雨,麦子含水量高达50%,要烘到13.5%,现在已经烘了近30个小时还不行呢!”据他介绍,麦收遇到下雨就必须靠烘干,否则收上来的麦子很容易长霉。 2014年“三夏”多雨,这台烘干机就一直满负荷运转,白天烘15吨,晚上再烘15吨,解决了粮食烘干的大问题。 “现在全镇只有我这1台烘干机,如果这样的机子有2台,就足够全镇粮食烘干用了。”周帮明表示。 五河县永好农机合作社种了7000亩小麦,今年一下买了9台烘干机,除了自己用,还解决了周边农户缺乏晒场的大难题。 “去年我们社买了3台烘干机,秋收期间明显忙不过来,所以今年‘三夏’前一下买了这么多。 ”合作社负责人曹尚略说着话,把手插进社员刚卸的麦子里,抓出一把捏了捏,说:“今儿是我们社今年第一天收麦子,才下了雨,你看这含水量,不烘干根本不行”。社里的12台烘干机一起开,一天可以烘干40万斤小麦,成本在2分钱一斤,还可以对外服务,曹尚略算过账,觉得有赚头。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收获期集中及降雨影响,粮食烘干机械逐渐受到农民青睐,安徽省农机部门趁势将烘干机械化作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大力推广。为推动发展,2005年粮食烘干机械即被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15年更是将其纳入重点补贴机具范围。今年 “三夏”,省财政又专门安排资金,用于小麦良种烘干补贴。 “安徽省扶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主要基于三个需要,一是抵御阴雨灾害天气,二是缓解晒场紧缺矛盾,三是提高粮食品质。”安徽省农机局副局长纵风云介绍说。 在多种因素推动下,近年来安徽省烘干机发展提速。从2011年起,全省谷物烘干机保有量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加, 2014底达到5447台。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2015-06-16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
16.06.2015 16:15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