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百年小学的“守望者”
每天早上6点,家住休宁县城的汪长家老师就会从家里出发,骑着电动车,在颠簸的盘山公路上艰难地骑行一个小时左右,在7点准时来到黄村小学,迎接学校仅有的15名学生的到来。汪老师是这所小学唯一的老师,他所任职的这所学校是安徽省在清末建立的第一批新式小学之一,距今已有104年。但随着适龄儿童入学的渐渐减少,这所百年老校如今只剩下一名老师在这里坚守。
辉煌:黄炎培亲临学校并书写对联
走近这所百年小学的大门,一块古朴的“黄村小学”匾额便映入眼帘,学校里清末民初建立的校舍依旧挺立,徽派建筑风格的校门旁挂着从民国到现代各个时期教育名家的题字。小学活动室门框上的一副对联,用竹板雕刻而成,上书“知君所学随年进,许我重游到皖南”。落款处说明这副对联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所题。
这所位于小山村里的小学校从外表看尽管不太起眼,但说起这所小学的历史,却声名远扬:1910年清政府学部公布了《改良私塾章程》,这所新式小学在这个浪潮下诞生了,成为安徽省第一批新式小学堂。小学门前的石碑记载,这所小学是宣统二年由黄村士绅黄开祥发起创立,当时称为黄氏二等小学。这所学校对本族子女入学实行免费,外族子女入学适当收费,贫困家庭酌情减收或免收。
而这所在安徽乃至全国罕见的新式小学的设立,很快引起了外界的注意。1914年,著名教育学家黄炎培骑马亲临黄村小学视察,远远地就听见深山中黄开祥讲课声如洪钟,顿生感慨,并决定邀请小学的创办者黄开祥赴教育部任职,以施展其在全国创办新式学堂的宏伟计划。不料黄开祥抱病在身未能答应,黄炎培为黄开祥写下了如今挂在小学活动室门前的那副对联。
而如今,因为适龄儿童的减少,这里只剩下了15名学生。
现状:只剩一名教师和15名学生
“虽然可以说黄村小学是安徽初等教育发展最早的地方。”站在学校内唯一一间孩子使用的教室里,今年58岁的汪长家告诉记者,自从黄村小学建校以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书声琅琅。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降低,加上村里适龄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外出读书,这所百年小学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最终每年的生源只保持在十几名左右。如今,只剩下了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共15名学生。黄村小学的学生们到了三年级,就要转到三里地之外的芳干小学读书。
而在黄村之外的周边许多农村,不少小学因生源不足被撤并,校舍已荒芜。村民们也一度担心这所百年小学会被撤并。但最终村民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正是因为这所小学的辉煌历史,它被当地教育部门排除出了撤并的名单。每年,教育部门从县里其他地方调拨师资力量,充实这所小学,前来支教的老师每年一换,轮流坚守着这所小学。
去年9月开学,即将退休的汪长家接替上一任的老师来到黄村小学,成为学校里的唯一一名老师。刚来到这里,由于小山村远离县城,生活极为不方便。由于只有一名老师,汪长家一人担任了学前班到二年级这三个班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的教师。三个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汪老师为一个班上课,另两个班就在一旁做作业,如此轮换。上午11点,是一年级上语文课的时间,在那间古朴的教室里,汪长家正在为一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学前班的孩子们安静地坐在一旁绘制着上一堂美术课的图画,而二年级的孩子正坐在一旁写早上第一堂课布置的数学作业……
欣慰:千年古村尊师重教文风浓厚
望着这些懂事的孩子,汪长家说,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了些,但黄村尊师重教的传统,让他感到在这里教书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汪老师告诉记者,作为千年古村的黄村,将子女的教育视为比发展经济还要重要的头等大事。在历史上,这里曾出过多名科举状元,文风颇为浓厚,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延续到现在,几年前这个小山村里甚至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
汪老师回忆道,他刚来这里时,生活不便,午饭一度成为问题。村里孩子的家长们都会争着要轮流邀请他到家中吃饭,虽然汪老师极力推辞,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将饭做好送到学校里来。“在这里,村民认为请我这个‘教书先生’吃饭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汪老师说。
而村里的孩子对于学习的重视也让他很欣慰,如今学校尽管只剩下了15个孩子,但孩子们都很争气,把上学当成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汪老师说,因为条件有限,他只能每个年级轮流上课,进行“分体式教育”。但让汪老师感到欣慰的是,没有课的孩子们都会很自觉地趴在书桌上做作业,更没有孩子迟到、旷课、开小差、喧哗。
而家长们每天都会过问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汪老师说:“这一点在来之前很难想象,所以我必须得负起这个责任来。”
下午4点半,结束了一天课程的汪老师,骑着电动车准备返回县城。“这学期结束,我一年时间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这里尊师重教的风气让我感到很欣慰,也希望在这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站好最后一班岗。”站在学校门口,望着学校“勤谨”、“桃李争辉”等名人题写的匾牌,汪老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