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带一路”铺展走出国门新蓝图

09.04.2017  21:22

  “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实施,为安徽产品走出去拓展了巨大空间。眼下安徽正以骨干企业、重点产业为牵引,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分工,为“安徽制造”走出国门、更快发展铺展新蓝图。

  章政这里是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现在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对余热发电装置的各项组件进行检测,因为就在一个月之后它们就将出口到缅甸,这也意味着安徽制造的高端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又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即将出口的这批余热发电装置,集成了海螺川崎公司最新开发的20多项创新成果,特别是在这套装置的核心部件——锅炉的设计上,企业就率先在行业内把它从立式改为卧式,这样就使水泥窑头、窑尾的余热进来以后,减少了至少20度热差,热效率因此大幅提升。目前,这种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量,在国际同行当中首屈一指。

  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大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我们现在出口,就是走出去的产品和业务,能够占到我们整个节能板块的44%。

  此外,海螺集团还在海外工程总包、产品和劳务输出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分工的大格局中抢得先机。在印度尼西亚,由海螺集团投资5亿美元打造的南加水泥公司,已经具备了日产3200吨熟料的产能,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建成的第一个水泥项目。

  印尼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自龙:“规划到2020年,我们的熟料产能在印尼要实现2000万吨。”

  截至目前,海螺集团已在印尼、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设立了14家公司,总投资近80亿元,水泥生产线、燃煤发电等总包项目合同金额接近5亿美元。在海螺集团借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快马加鞭“走出去”的同时,安徽的另外一家骨干企业江淮汽车,正在着力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企业不仅在合肥建立了强大的研发中心,还在意大利都灵设立了研发机构,利用这些创新资源,他们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气候、路况和驾驶习惯,自主开发了29款新车型,并同步应用了1000余项国际认证的创新成果。2016年,企业出口各类汽车5.6万辆,居全国第5位。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江淮汽车品质的水平和运营保障的能力,排放的标准、技术的标准都是很高的,到了欧五的标准,非常符合客户的诉求。”

  在海螺集团、江淮汽车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大踏步“走出去”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安徽企业仅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机构)就达到67家,协议投资总额接近9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经济商务参赞谭书富:“总体趋势是向好的,所以鼓励安徽企业积极参与到对东盟的经贸活动中,尤其是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和产能合作的重大战略和倡议,赢得主动,积极开拓。”

  截至2016年底,安徽已经培育了2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这些规上企业的增加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正是在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有力支撑下,“安徽制造”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2016年,安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27家,同比增长13%,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订对外承包合同1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3亿美元,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正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