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 “论文”写在大地上
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办公室里热火朝天,已经到来的暑假对教师们似乎没有一点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都瞄准暑假这个黄金期呢,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太多,没有时间过暑假。 ”副院长丁绪星告诉记者。
不只是物电学院,整个安师大都在忙于“产学研”相结合。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打破封闭办学模式,积极改革,把高水平社会服务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之一,主动融入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省市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同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催生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
去年下半年,该校成功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安徽长江流域名优水产品高效安全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与安徽惠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水产科技合作计划,研发出示范养殖新技术26项,在以无为、休宁为首的地区建立面积共2000余亩示范基地17个,覆盖安徽沿江75个乡镇,取得近8000万元的销售收入,结下了该院产学研合作的硕果。
该校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是我省唯一一个拥有旅游规划产业甲级资质的单位。近5年,该院办学走出课堂,承担各类社会服务项目212项,社会服务到账经费达2256万元。先后与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美国普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为全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作为一所我省重点建设的地方大学,该校还致力于文化产业研究,利用学科专业优势服务“文化强省”战略实施。从与省政府合作的安徽省文化产业提升课题,到与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高速公路微笑服务文化理论及相关系统建设研究,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软实力科研运用到服务社会中去。全国首批教学名师余恕诚教授组织编写的《诗情画意的安徽》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于澳大利亚出版,并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安徽名胜与古典诗词”。
该校党委书记顾家山表示:“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为安徽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及科技支撑,是学校职责所在。 ”5年来,该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达283项,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446项,发表CSSCI收录论文1349篇,SCI(E)/EI收录论文1253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59部,申报发明专利224件,授权发明专利73件,与政企签订协议400余项,承担各类服务项目2010项。目前,安徽师范大学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作为战略基点和长期任务。
【短评】
接地气才能迸活力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中,高校作为创新源和动力源,主动发挥科研优势,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这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安徽师范大学打破封闭办学模式,放下架子,积极投身地方建设,不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促进了自身学科建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学校、地方、企业共赢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