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大:校园里走出“农场主”
与很多毕业生一样,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农场主班的许梦洋同学正在打点行囊,准备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他将到学校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北综合试验站开始创业孵化,成为100亩土地的“主人”。而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津巴布韦,他的学长刘广朝、梅春元则已经成为一万多亩土地和三十多人团队的管理者。
与大多数毕业生不一样的是,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农场主”。而正是安徽农业大学的“现代青年农场主班”把刘广朝、梅春园、许梦洋在内的两届、共60多位“90后”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了成为金色田园的主人的梦想。
一份“度身定制”的课程表
“现代青年农场主班”始办于2012年,由安徽农业大学与共青团安徽省委、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旨在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三农之问”,探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发展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必须要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安农大党委书记宛晓春如此定位农场主班的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学校绘就了一幅人才成长路线图,探索出“2+1+1+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原有学院学习通识类课程,大三时进入农场主班进行综合理论实践学习,大四一年进行综合实训,毕业后在荃银高科等孵化基地开展两年的创业孵化,继而走上创业之路。
传统的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局限在单一专业学科,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马传喜说,只有打破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出手制胜”。为此,学校打造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汇聚优质课程资源,打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知识,让学生成为农业生产的多面能手。
许梦洋来自安徽省肥东县,当地的家庭农场发展很快,入学时他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因此二年级后积极申请进入农场主班。不过,刚拿到课程表时他立刻“傻眼了”——三个学期要学习近40门课程,既有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机械学等基础课程,又有农业植物病理学、土壤营养与肥料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设施农业工程、物流学等农业生产技术课程,同时还包括农场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农业政策法规、农村发展规划等综合类课程。
这还不算,大量的实践环节穿插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从作物育种到栽培,从设施农业到农业机械化,每一门课都“标配”大量的实践实训。
这种度身定制的课程设置给农场主班同学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之所以如此设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让学生全方位学习知识、参与实践,培养独立生产经营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创业的路上走得更稳。”教务处处长李绍稳说。
一方没有教材的讲台
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而对教师的教学,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农场主班没有现成的教材,师资来源也涵盖多个学科,必须在有限的学时里传递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农场主班班主任、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鄢高翔介绍说,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学校以师资配置为突破口,选取各专业领域的顶尖名师组成讲师团,给学生们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
很多课程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设置,老师们只能自己编课件、做PPT,根据教学进程不断调整课程内容。
刘广朝是农场主班第一届学生,他很喜欢营销类课程,以前听说经管学院姜含春老师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很受欢迎,还想着抽空去“蹭课”,没想到现在姜老师竟成了自己的带课老师。
刘广朝很快感受到课程的魅力。第一节课,姜老师就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确定不同公司作为调研对象,研究营销策略的成败,研判核心竞争力,并把调研分析的结果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当场接受老师和台下学生的“质问”。
这种教学方法让刘广朝眼前一亮,“有压力更有动力,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他和团队成员以“红四方”公司为研究对象,先后多次跑到公司探访,查资料、汇数据、出结论,反复修改多次,最终形成了完善的调研分析报告。
这些变化是学校对老师们提出的“严苛要求”——开放式课堂,互动式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变了,考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课程考核更注重平时的表现,课堂提问、回答问题的质量,平时成绩占学生成绩的绝大部分比例。
“最后一公里”的扶持
2015年11月底,由农场主班张伟等同学创办的“青联壹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团队成员起早贪黑,从了解市场,到农产品质量把关,再到公司运行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一点点学习摸索。跑市场、谈业务、送产品……仅仅十天的时间,公司营业额已经突破5万元。“赚钱是小事,主要是为了经受历练,为以后创业打好基础。”张伟说。
为帮助农场主班学生顺利迈上创业路,荃银高科连续十年每年投入50万元支持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孵化。“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创业,经验不足,风险很大,经过两年的孵化和实战,更有利于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说。
在霍邱县长集镇钱店村,农场主班毕业生梁延良已经开始创业,在荃银高科和张海银基金会的支持下,他经营着300亩大田和16个蔬菜大棚,通过小麦—黄豆轮作,300亩土地年产值可达40万元左右。在大棚中开展绿色蔬菜种植和高新模式实验示范,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种“软着陆”的孵化模式,可直接让创业者进入生产和市场环节,打通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后一公里”。学生经历了创业,对市场需求、经营管理、风险应对都有了经验,直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也能够从容应对。
随着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农场主班的不少学生也开始选择到国外开启自己的“农场主”之路。津巴布韦、安哥拉,都活跃着农场主班学生的身影。
“去年第一届农场主班30名学生学业成绩绩点全部在3.0以上,申请了国家大创课题5项、‘科大讯飞’项目2项,4个创业孵化团队在定远、霍邱县开展为期2年的农场经营管理创业孵化,3人在海外农场工作。”鄢高翔介绍说,今年31名农场主班毕业生,目前10名同学已经开始创业孵化,5名同学即将到海外经营农场,3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
“农场主班的经历,使我感觉做农业也可以很快乐。”许梦洋说,这支撑他创业的愿望,对未来信心更足。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农场经理人。”刘广朝说,有了在非洲农场工作的经验,他想以后可以拥有一个大的农场,甚至想把非洲文化带过来,做一个非洲文化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