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理性看·齐心办(七):别被手机奴役

28.10.2014  10:39

  学风,是大学的灵魂,体现了高等学府的精神文化;学风,体现了学生的外在形象,反映了学生的内在修养。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精神力量,一旦内化为全校学生共同的精神需求、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就会对每位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产生直接的推动和影响力量,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就目前我校的学风来看,总体是好的,但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发强大,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与手机的“主仆”关系进一步颠倒。很多学生一会不见手机,就会焦躁不安、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针对这种现象,校大学生记者团对部分在校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23.22%的学生几乎是整天机不离手,52.90%的学生是经常使用,还有15.21%的学生是偶尔使用,只有8.67%的学生认为如非必要、一般不经常使用手机。

  来自财经学院的一位学生干部告诉我们,“以前因为班级工作比较多,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手机铃声总响个不停,有老师交代事情的,也有班级同学咨询问题的,手机电池用不了多久就得换,虽然忙碌却也充实。但是现在大三班级活动也少了,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也不会有电话,还有点感到不适应,在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时,总会条件反射地拿起自己的手机。无意识中,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像这样手机不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上课的同学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手机铃声没响,还是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短信之类。

  如今,通过手机翻阅电子书、手机报、手机词典等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过度依赖这些电子科技成果,单纯满足于简单操作获取信息和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探寻,会导致大学生的某些能力,例如记忆力、系统思维能力、理解力、直接交际能力等的萎缩,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特别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过分依赖手机,更容易使大学学习的宝贵时光“碎片化”。电话、信息不断,聚会、活动多了,闲逛、闲聊多了,大家都真切地感到“整块”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难得集中到学习上。譬如,发条短信用半分钟,但之后等对方回复短信的半分钟会使一个人的注意力不能完全从这件事情上移开,实际的时间会被加倍地浪费掉。

  可见,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学生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

  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有些学生上课课本可以不带,但充电宝却不能不带。课堂上的“低头族”们每隔几分钟就会刷刷微博、朋友圈……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了自己今后的学习成绩。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都有理性的认识,但是却很难摆脱手机的束缚,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道理大家都明白,我也很喜欢玩手机,没事就喜欢拿在手里摆弄两下,走路在玩手机、吃饭在玩手机、上课也在玩手机、睡觉也在玩手机,自己知道这样做过火了,但是,我真的克制不住自己。”来自人文学院的一位同学一语道破了很多学生的心声。

  很多学生对手机也有各种困扰,比如话费昂贵、有辐射伤害等,但是这些,都不能妨碍他们一步步走向“机奴”。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手机依赖症”,不被手机奴役呢?笔者认为,克服“手机依赖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到生活和学习的重心。

  转移注意力,寻找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作为学生,课业上可以树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为理想、未来而奋斗;课外生活中,应该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如郊游、健身、看书等,多参加社团、集体等活动,增进交流。

  养成良好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专时专用。在固定的时间,按照计划,执行任务。如安排固定的时间早读、上自习,每天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定自己的意志,不要轻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吸引,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任务。

  增强自身和外部的监督。上课期间尽量不带手机,不要去想有关手机的事情,尽量在生活和学习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子。如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等。也可以寻求身边的同学、室友的帮助,通过外部监督,达到预期的效果。内外结合,足以改变自己被手机“奴役”的现状。

 

(责编:邓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