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学”里的坚守 延续乡村教育的“血脉”
宣州区溪口镇地处山区,面积187.5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其大山深处有6个被称为“微小学”的教学点,8位教师守护着16名学生,共同延续着乡村教育的“血脉”——
陪孩子们走好“第一步”
9月3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宣城市宣州区溪口镇四和小学教学点。与其说它是一所小学,不如说是“一间”小学,只有一间教室。为了不让空置的教室荒废,几年前,四和村村部搬迁至此。
这一间教室里有前后两块黑板,还有57岁的方桂兰教师和1名一年级学生程星。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朝上念b,朝下念p”“好,很好,我们一起再念一遍”……循着声音,我们来到教室门口。讲台上,方桂兰正在教拼音;座位上,程星正专心地跟着念b、p、m、f。虽然只有1名学生,方桂兰依然一丝不苟。
课间时间,方桂兰带着小程星在操场上玩篮球。 “来,传过来。 ”“接住,好! ”虽然没有篮球架,也没有队员,但这对师生玩得不亦乐乎。
方桂兰原本是数学老师,在四和小学执教了38个年头,她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兴衰”。
“上世纪80年代,学校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名学生,20多名老师。 ”方桂兰说,“受交通限制和师资力量的影响,这些年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 ”但无论是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还是1个学生,方桂兰说她都会坚守在这里。 “不为别的,只为能陪孩子们走好人生第一步。 ”
其实,2012年方桂兰就可以退休了,当地中心小学校长找到她,希望她能继续坚守这个教学点,让留在山区的孩子有学上。她说:“作为教师,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
方桂兰的家离学校有4公里,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学生,她把“家”搬到了学校。 “因为孩子的家长干农活,有些学生早上很早就来学校了,我必须早早地等在这儿。 ”方桂兰说,空闲时间,她整理出一间空置的教室,带上一些简单的做饭家什,便在这里住下来了。
除了小程星之外,这里还有4个学前班的孩子。她不仅要给学生们上课,教他们知识,中午还要给他们做饭,陪他们午休,课间带他们娱乐。方桂兰笑着说:“我就是他们的保姆,我愿意为孩子们做一切能做的事。 ”
美妙的音符扣人心弦
相比四和小学,吕辉村高峰小学的条件明显好很多。不仅有两间大教室,还配有电脑、电视等数字化教学设备;还有宽广的篮球场和完好的篮球架。
然而,相同的是这里也是1个老师和1个学生。 52岁的汪韶华在这里承担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6岁的吴雨珊是唯一的在籍学生,刚上一年级。
和方桂兰一样,执教35年的汪韶华也目睹了高峰小学的变迁。这个曾经从学前班到九年级、有300多名学生的九年制学校,到2007年就只剩10多名学生和汪韶华1位教师。
“学生少了,老师自然也少了,年轻的老师来了也呆不住;没有生源,年轻教师在这也是浪费。 ”汪韶华说。
上午10时,我们来到高峰小学教学点,看到的是先进的数字化教学。黑板前挂着42寸大的电视机,电视里一位女教师正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教着声母课。汪 韶华告诉记者,这些课都是他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下载的最新课程,存在电脑里,平时上课就以此为主,他在边上做辅导。
“现在很多学校,尤其山区学校都在实行远程教育,既然有这个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 ”汪韶华说,“一方面这些老师学识丰富,教学方法先进,普通话标准;另一方面,我原来是教数学的,多亏有网络帮忙,专业老师教得就是好。 ”
教室的一角放着汪韶华的办公桌,桌上有摆放整齐的教材教案,还有几本刚刚开写的备课笔记,每一本备课笔记里都工工整整地记录了教学心得。他说,教1个班是教,教1个学生也是教,马虎不得。这么多年,虽然学生渐少,课程基本一样,但他的备课笔记每年都不一样。
受附近家长的请求,除了吴雨珊,汪韶华也带着10名幼儿园学生。
“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 ”汪韶华笑着说,“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他们要更用心。 ”
汪韶华还拉得一手好听的二胡。吃过午饭,汪韶华决定先带着孩子们上操场娱乐一下。这时,他便拉起二胡给孩子们听。悠扬的旋律吸引着孩子,也感染着我们,美妙的音符扣人心弦……
我们愿意坚守在这里
记者来到金龙村金牌小学,正赶上学校升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在两名老师、一名学生的歌声里,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里原来也是一所能容400多名学生的美丽校园,如今,只剩下两位年近60岁的教师强海林和谭中水,以及一名6周岁的傣族学生潭平。
强海林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因无人管理,这所曾经美丽的校园杂草丛生,附近村民在空置的地方种香菇……
2011年,他自己花5万元将这所小学修葺一新,清理了园内杂草,平整了坑洼的操场,粉刷了教室内墙,新换了窗户,还在校外种上了一排常青树。不仅如此,强海林还将家搬过来,以便时时整理维护校园环境。
教室里,谭中水正在辅导潭平写作业。 “人家是一对一教学,我们是二对一教学。 ”谭中水笑着说。
其实,小潭平不是金龙村人,母亲从云南嫁到这里,他跟随来的。在了解到小潭平家里情况后,两位老师对他格外爱护。 “他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带着他。 ”谭中水说,“那时候,他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交流很困难,我们慢慢教他学说普通话,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强海林更是把小潭平当作自己的孙子一般爱护,看到他家条件差,给他买学习用品,还将自己孙子的衣服送给他穿。如今,这个已经上了一年级的孩子已能听懂地方方言,流利地说普通话了。
然而,已经执教39年的谭中水今年过了9月就要退休了,同样执教39年的强海林也将在明年1月退休。
退休后,学校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两位老师的回答如出一辙:“只要学生需要,只要学校需要,只要组织需要,我们就坚守在这里。 ”
不知不觉又到放学时间,强海林和谭中水要将小潭平安全地送回家。
记者手记: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子女随父母进城,农村小学日渐萎缩。但受条件限制,还有一些贫困孩子不能走出大山,于是便有了这些零星散落在山旮旯里的一个个教学 点。据溪口镇中心小学校长师照辉介绍,今年9月1日开学,全镇中心小学共有教师62名、学生685名,其中包括6所“微小学”的8位教师和16名学生。 “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守者,孩子们才能一个不少地上学。 ”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