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依托学科优势开展教育扶贫 通过旅游规划助群众脱贫

02.10.2016  20:02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66个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作为安徽省唯一入围成果,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编制的《潜山县天柱山镇天寺村旅游扶贫规划》位列其中。

依托以旅游为代表的地方优质特色资源,近年来,安徽师大坚持“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地方发展”思路,以“国家急需”为导向,推动科研攻关和应用研究,努力实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当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创新脚步“”下来

把路修到家门口,是我们多年的愿望!”在安徽师大天寺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组召开的全村座谈会上,村民涂斌和24名村民代表一起,激动而郑重地在请求修路的报告上按上了手印。

天寺村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东南侧,距天柱山主景区约4公里,因村内有千年古寺天柱寺而得名。村内450户村民中就有117户贫困户,总贫困人口339人。

与天柱山景区近在咫尺,却没能享受旅游资源带来的红利,问题出在哪儿?能否通过规划实现旅游扶贫?

为此,2015年10月,安徽师大组织了以旅游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为骨干的10人专家团队和8名参与专业实践的相关专业学生,成立天寺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组,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户情,听取意见,汇集民意。

针对贫困农户致贫原因不同,编制组设计出8种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方式:有劳动力的可以出劳动力,参与“农家乐”;缺乏劳动力的可以提供资产入股,实行“农户+农户”的模式,做民宿或接待基地;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成立旅游中心,依托天寺村的丰富物产打造绿色农产品、特有商品,把山里货卖出去、品牌打出去。

如今,依托优势学科领域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工程,已经成为安徽师大的传统,通过旅游规划、城乡区域规划两个社会服务优势开展定点扶贫成效初显。

科研发展“”起来

抓住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安徽师大国旅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努力凸显其社会显示度和贡献力。学院先后主持完成《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9个影响广泛、应用性强的省级规划项目;参与完成北京、内蒙古、浙江等地的省级旅游规划项目,提供了300余份沉甸甸的各类决策咨询报告。

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则依托其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水体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污染治理等社会服务工作,仅2015年便主持完成军队国防、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36项。

据该校校长王伦介绍,学校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机制调整、推动优势与交叉学科建设、科研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业绩奖励等问题进行探索,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的能力。2015年,全校横向科技合作项目立项405项,涵盖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旅游规划、土地规划、社会调查、生态绿化等类别,其中80%的项目均有学生深度参与。

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创新驱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重点建设一流高峰学科点和高原学科群,针对学术前沿、关键技术、政府决策和科研产业化等重大课题,协同创新,分层分类,建设学科交叉团队,实现以需促协、以协促创、以创促建的发展要求。”王伦说。

思想智库“”起来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应用研究,努力成为智囊和思想库。目前,安徽师大已获批“安徽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安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智库建设项目,新建7个校级智库,着力打造的安徽省重点培育智库正在建设中,努力实践“智库—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在积极回应现实问题的同时推进学科发展。

草龟高效安全繁育和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安徽长江流域名优水产品高效安全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子课题。考虑到种质资源退化严重、养殖模式单一、人工孵化技术落后等问题,课题负责人聂刘旺教授组织团队,在无为县、南陵县和安庆市分别建立了3个示范基地,并通过基地加农户的形式,联系45个养殖户,围绕龟鳖养殖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集成示范了12项草龟高效安全养殖技术,3个基地年销售总额达到4.3亿元、利润8613万元。

如今,安徽龟鳖养殖从过去仅有长江沿线地区发展到淮河流域和皖南、大别山区,实现了养殖模式多元化,大大促进了安徽龟鳖养殖业转型升级。

建立这些高校智库,将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激发了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从单一站讲台的‘教书匠’转型成为政府、为企业出主意、当参谋的行家里手。”该校党委书记顾家山说。(记者 柴葳 通讯员 袁黎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