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才强校,以改革创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发展纪实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人才兴,则学校兴;人才强,则学校强。人才,乃活水之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人才工作发展时不我待,追赶跨越重任在肩。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按照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人才发展一系列政策规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总体规划,注重引育并举,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围绕引才、育才、用才、敬才做好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加快实现安医大发展之梦注入强大动力。
加强领导,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
“人才发展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要着力完善党管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健全人才工作的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工作的服务保障。”在2016年8月召开的校人才工作会议上,校党委书记李俊表达出学校着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育优秀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坚强决心。
学校党委历来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纳入全校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一致的工作格局,构建校、院、系三级人才工作管理机制。
加强人才工作的统筹布局和政策引领,制定了《安徽医科大学“十三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安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划制度,把人才工作列入部门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以人为本,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您辛苦啦!我们代表学校向您表示慰问!”2017年9月10日,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领导李俊、曹云霞、刘群英、胡志、朱启星、常业军、金宗祥分别走访学校和各直属附属医院,亲切慰问一线教师与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向全体奋斗在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一线的教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这是我校每年教师节都会出现的场景,是我校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一幕剪影。
学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党组织书记、院长主动联系基层教师员工,关心广大教师的工作生活,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学校评选、推荐、表彰了一批先进模范教师,学校先后有10余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称号,评选表彰校首批“十佳教师”,营造了尊师重教、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注重发挥教授治校的重要作用,请专家学者为人才工作发展建言献策,校人才工作领导组、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等重要组织机构均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和教授担任委员,重大政策出台、人事制度改革主动征询专家意见,听取教授和各方面人才的意见建议。
延揽人才,为学校打造人才集聚工程
2016年5月,一位海外进行自身免疫博士后研究的年轻人来到了我校工作,他就是邵伟博士。邵伟博士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取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进行自身免疫相关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邵伟博士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到我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进行教学科研工作。2017年,邵伟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的用人理念,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人才来校工作,为引进人才提供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聘任校聘副教授职务,为配偶解决工作,为广大人才营造良好宽松的引才聚才用才环境,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一项项具体有效的人才政策,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到安医大来,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在这片沃土扎根成长,发光发热的信念和信心。
学校始终把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入选的各类人才计划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选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卫生部中青年特殊贡献专家7人,省百人计划5人,省外专百人计划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 1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6人,省高校引进领军人才4人。柔性引进海外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聘请38位海外特聘教授,从国内外知名院校聘请荣誉教授、客座教授、社会兼职教授100余名。
近五年,全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26人,其中 “985”、“211”和国境外高校毕业博士82人,占65%;进校时以第一作者发表单篇影响因子8分以上或JCR一区的SCI学术论文的25人、发表单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或JCR二区的SCI学术论文的36人,投入人才经费1000多万元。
培育并重,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日前,《塔州华人报》以《塔大医学院90后美女学霸博士生周甄》为题报道了我校留学女博士周甄,在澳大利亚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在许多人的眼中,周甄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学霸”。她是我校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拿遍了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由于安徽医科大学和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有交流合作项目,每年只有6名学生经过严格申请考核成为公派出国留学生。在塔斯马尼亚大学,周甄的导师是澳洲全科医师协会前任主席马克·内森。周甄刻苦学习得到了导师和周围同学的一致好评。对于自己的学霸光环,周甄坦言:“我现在苦学医学知识,掌握扎实技能,是为了将来回国后用先进医学技术服务更多患者,给更多患者带去健康。”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的立身之本,学校大力推进各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博士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先后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给予资助共计206项;实施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选拔资助114人;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培养48人;新一轮百名博士培养计划,培养教师80余人取得博士学位。
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储备蓄水池作用,为青年人才搭建培养平台,从教学、科研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培养,在站博士后达到39人,近5年获得16个国家博士后基金,2个“香江学者计划”,13个省博士后基金资助。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实施“双百计划”、优秀教师海外学术和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外高校研修,97人赴德国、澳大利亚攻读博士,与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康沃斯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已基本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
深化改革,激发人才工作新活力
近五年来,在我校工作的教职员工们普遍觉得收入增加,福利待遇明显提高了。近五年来绩效津贴平均人均增长16%。校内收入分配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绩效奖励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实绩突出的人员倾斜,实现绩效奖励动态调整和稳步提高,对高层次人才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灵活的薪酬制度有效的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给埋头于桌案前的青年科研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动力。“学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让我们有更多的热情、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我校某某青年教师谈及于此,对未来充满信心。
人才工作如棋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过去的五年,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改革举措不断深化,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让人才评价更加全面科学,让考核奖励、绩效分配更能体现公平性、激励性,成为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聚焦的核心。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推进管理中心下移,五类及以下人才的引进与考核下放到各二级学院组织,建立“分级管理、权责下移、校院联动”的工作模式,扩大二级院系的聘用自主权。
改革职称评审推荐制度,拓展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空间,增设校聘中级、校聘副研究员职务,出台《安徽医科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推荐暂行办法》、《安徽医科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队伍职称晋升若干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规定,扩大职称评审自主权,这些新举措、新制度进一步丰富了职称评价方式,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更加完善,从原来单一的发展考核到现在的双考核制,党建考核、发展考核两大目标体系双轮驱动,让各项目标任务抓实见效。
回眸过去的五年,是人才工作一路前行、砥砺奋进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在人才强校战略的指引下,在向“两个一百年”目标迈进的征程上,人才工作必将翻开新篇章,一支富有活力、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必将为安医梦的实现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动力!(胡玮薇 俞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