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文化为埇桥区各校园装配“导航仪”

19.11.2015  00:38

以孝文化为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廉政文化植根的沃土,孝廉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核、以孝善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孝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有关孝廉的思想意识、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黄淮重镇、皖北古城的宿州市,有着丰富的孝资源、深厚的孝文化。在宿州众多的孝行先贤中,孝圣闵子骞是其中的代表:春秋时期闵子骞“单衣顺母”和“鞭打芦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元代《二十四孝》记载:“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孔子对闵子骞的德行评价极高,称赞道“孝哉,闵子骞!

闵子骞的孝行深深影响着宿州人民,多年来,埇桥区教体局将传统的“”文化与当今的“”文化紧密融合,把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髓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并将其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为把孝廉文化向学校特色教育延伸,将孝廉教育与扬善教育、养成教育相结合,11月17日,区教体局团委组织城区中学团委书记、小学少先队辅导员50多人,在宿州市三角洲廉政文化广场、曹村镇闵贤学校、闵子骞故居等地开展了孝廉文化观摩活动,旨在构建孝廉文化宣教平台,使孝廉文化在埇桥区校园内生根开花。

廉政广场,教育思想的洗礼

据《孔子家语》记载,闵子骞在治理费邑时,“减征赋、废酷刑、定法律、倡节俭、德化于民”,使费境内重现了鲁国强盛时期的繁荣景象,这些传统孝廉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为增强孝廉文化在教师队伍中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活动第一站安排参与人员参观廉政文化广场。八点整,区教体监察室副主任邢楠为参与人员详细介绍了廉政文化广场的“一石”、“两廊”、“一塘”、“两桥”等由来及深刻的寓意。大家驻足在廉政文化广场正中心的“廉政石”前,“多值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等廉政标语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其坚韧、隐忍、恬淡的寓意,表达出坚强的意志力;廉政广场两侧58个版面的“廉政长廊”,图文生动明晰,大家细细地品鉴,廉史镜鉴、廉政格言、古今名诗等使活动参与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观石、看廉、阅廊,给大家进行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进一步强化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闵贤学校,孝贤文化的熏陶

九点十分,大家乘车来到了活动的第二站——闵贤学校。自2013年以来,闵贤学校秉承“忠孝仁爱,信义和谐”的校风,以孝贤文化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抓手,以“”促教,用“”促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活动人员一踏入该校校园,立刻感觉到被浓浓的孝贤文化氛围所包围,墙壁和风景都变成会说话的活教材,在校园文化墙、孝心亭、花园、教室等,无不彰显孝文化的内涵。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在该校的孝文化主题班会中,活动人员深深感到孝贤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授课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颜悦色的互动,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染和带动活动人员情不自禁与学生一起吟诵《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经典篇章。

十点五分,活动人员参加了闵贤学校举办的表彰“2015年度十佳小孝星”活动,“孝是一种千年闪烁的明星,从字体上看,子女肩上一个老字,无需多言,它的喻意一目了然”“孝行天下,大爱无言,只要我们心中装着感恩,装着孝心,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孝星,我们的夜空一定会美轮美奂,群星璀璨,我们也一定会拥有一个大写的人生。”孝星代表王丹丹稚嫩动情的语言,震撼了大家的心灵。表彰活动结束时,区教体局团委向十位十佳小孝星们捐赠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先贤故里,孝圣事迹的感化

闵子骞是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孔子的弟子,德行与颜渊齐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帝王追封为“笃圣”“畿圣”,被后世百姓尊称为“中华第一孝”,其懿行美德被编入《二十四孝图》。十点五十分,活动人员驱车来到圣贤故里闵祠村,瞻仰了闵子骞祠。据这里的闵氏后代介绍,闵子骞祠始建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历朝递加修葺,才得以保存至今。大家参观了明清石碑、“牛耕图”“狩猎图”“鞭打芦花”等汉画像石、晒书台、洗漱沟、荷花池、芦花坡、洗砚池等;在二十四孝堂,历史上24位孝行先贤的孝悌传家、诗书济世的圣贤思想,殷殷润泽着活动人员的心。古朴厚重的闵子祠堂,孝贤精神以其独特的品质,历经2000多年,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传承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治教德为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廉的基础,“崇孝尚廉”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构建廉洁社会。只有形成“以孝为美、以廉为荣”的文化氛围,孝廉文化建设才能发展繁荣,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我们的校园才能变得更加纯洁,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特约通讯员:高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