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属高校国外设4所孔子学院 每年百人报名当志愿者
在17年前的电影《不见不散》中,徐帆扮演的女主角李清在美国教一群美国警察说中文的片段曾让很多观众忍俊不禁。如今,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汉语热正在席卷全球,到国外教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美国FBI还公开招聘中文人才任职。
于是,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怀着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前往异国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明。“当你不在中国时,你就是中国的全部。”他们这样说。
出国:志愿者面临层层考察
在国外教中文,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更在传递着中国的文化。目前,国内除了一些对外交流项目的师资短期输出外,在全球推广汉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孔子学院。
据了解,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6月1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正式设立,目前我国在全球的孔子学院已达490余所,预计年内将增至500所。
目前,我省有2所省属高校在4个国家设立了4所孔子学院,2所中学在国外设立了2个孔子课堂。分别是安徽大学举办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孔子学院、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孔子学院、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共有17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开设汉语和文化课程141个班次,学员达1758人次,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孔子学院共有14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开设课程13种。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孔子学院共有17名教师和志愿者,开设了46个汉语班,注册学员达到800多名。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招生133名,开设4期汉语班,包括太极拳、中国剪纸、中国书法讲座和演示等。
我省参加孔子学院项目的以高校老师为主,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则是志愿者的主力军。这些志愿者同样承担在国外的教学任务。去年我省报名参加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达198人,今年则有182人,他们要经过层层审核考察,才能决定是否被录用。
课堂:学汉语多是出于兴趣
孔子学院作为官方机构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主渠道,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涉外汉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出国从事专业汉语教师职业,或是从事相关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这些人在汉语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我省参加对外交流教学的老师和志愿者的反馈看,和国内的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在国外的汉语学习仍以兴趣为主,或者是亚非学院等研究亚洲文化,有学术研究需求的人。学生和老人是学习中文的主要群体,学生学习汉语源于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例如剪纸等技艺的好奇。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汉语老师都遇到了声调和汉字的教学难题。英语只有语调,没有声调,对于汉语初级学习者来讲,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即便他能够跟着读准,也很难真正的记住。
除了声调,还有一个更让外国人痛苦的事情,那就是汉字的学习。中文老师往往会说,要想学好汉语,你需要掌握5000字中文字。而5000个中文字在外国人眼里就是5000幅画,还是5000幅长相类似的画,如果教学方法毫无特色,这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汉语教学更接地气,是很多汉语教师考虑最多的事。
困扰:短暂交流难结“硕果”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不论是孔子学院,还是对外合作专业办学,汉语教学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全球扩张,覆盖面也逐年增广,不过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文化的冲突困扰着老师们。
“现在对外汉语交流主要靠国内的老师输出,本土教师资源缺乏,这就使得汉语的传播不具有可持续性。”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会长杨晓黎认为,汉语对外交流必须建设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因为国内教师出国授课有两个限制,一是师资不充裕,二是授课时间有限,不能在国外待很长时间,一旦离开前期取得的成果就难易维持。如果建立一个长远的规划,发挥国外当地汉语教师资源,这种教学才能长久下去。
同时,对外交流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令在国外教中文的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扰。“有的国家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导致存在一些偏见,这些都是老师和志愿者们经常遇到的。”杨晓黎曾在澳大利亚一个博物院里看到对中国的展示,里面的中国人还梳着清代的长辫子,他们对中国的形象还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为此她特别在外面办了一个“focus on China”的图片展。这些经历几乎每个汉语教师都曾有过,而这些观念和偏见的转变不是靠某些老师或者几年就可转变的。
本报记者 张晓嵘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