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我们应尊重潘石屹"自主式慈善"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SOHO中国张欣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潘石屹也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7月24日《新京报》)
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自1999年开始在中国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在中国累计捐款超过10亿元,覆盖31个省市,让数十万中国人及其家庭重现欢笑和幸福。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在中国赚的钱是否就一定要在中做慈善?答案也许就不言而明了,更何况潘石屹的捐赠还是用于“中国贫困家庭学生”的。值得欣喜的是,在新闻后的网络调查(截止7月24日中午12点)中,54.51%的人对潘石屹的“捐资助学”行为表示赞赏,45.25%的人认为“钱是潘石屹的,他有充分支配权”,51.20%表示所有的善行都应该被鼓励,我们不应该揣测他是否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在经历一系列慈善“事故”的洗礼之后,国人开始逐步接受民间的个人慈善,也慢慢有了尊重慈善者的个人意愿的意识。当我们为“中国朋友”大唱“慈善不分国界”赞歌的时候,我们内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慈善是一种道德权利,属于权利者自我主张的范围,不能与带有政治义务色彩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同而语。因此,无论一个人多么有钱,他做不做慈善,他在哪里做慈善,他怎么做慈善,都是他的权利,都是他的自由,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要求他如何行使之,或者利用舆论与道德进行绑架,反而就是不道德的了。
尽管慈善在本质上是慈善者对已经获得的个人合法财产的自主安排,但不可否认,慈善会深深地受到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治理结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处事办法等的影响。即使我们希望慈善者以社会认同的方式来进行,但我们也只能倡导,而不能强迫。当前的中国,慈善在总体上还停留在“爱心释放”的阶段,和其他国家的人与人之间出于自愿的平等互助还有一些距离。所以,我们还不习惯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不习惯潘石屹到美国和一个“不差钱”的哈佛搞慈善。但我们必须慢慢习惯,因为人和组织都有逆反心态,你越是质疑,就越可能影响慈善者的积极性,甚至让他可能一条道走到底。
慈善是民间的,在宏观社会意义上,都只是正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慈善所做的事,往往是市场不愿做、政府又不能完全做好、个人自己又做不了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慈善,以去尽量弥补空白或不足的空间。要真正让慈善多元,就得充分尊重慈善者的个人意愿。我国慈善的弊端,恰恰在于过于组织化,从而导致领域下窄,喜欢跟风,不仅渴望得到关照的诸多领域、诸多群体得不到慈善的帮助,反而助长了功利化的慈善。因此,也许在一时一事上,我们难以接受慈善者的目的与方式,但在总体上,我们尊重慈善者的自主,受益将是我们整个社会。
相比于慈善的金额与规模,是否学会了尊重慈善者的意愿与主张,是否愿意“自主式慈善”,对判断一个社会慈善文化的成熟度更有意义。只有到了那一天,潘石屹捐赠哈佛大学,只是一个新闻罢了,没有人议论,更没有人去苛求其动机,只是在内心默默为他鼓掌、向他学习,潘石屹更不求名求利、不需要出来解释,我们的慈善文化也就成熟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慈善者,尊重“自主式慈善”。
责编:蔡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