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安徽”塑造“最美风景”

28.04.2016  00:39

     树立“风向标”凡人善举汇聚人间大爱

  “本月‘中国好人榜’揭晓,我省‘中国好人’将突破1000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好人’突破千人的省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处徐斌说。江淮大地,好人辈出。近千名“中国好人”,集传统美德、时代风采、先进本色为一体,感动、滋养着江淮儿女的心灵,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树立耀眼的人生灯塔和崇高的精神坐标。

  沈浩,作为一名省直机关选派干部,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里,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为了挽留“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小岗村民曾三次按下鲜红的手印。

  张宝,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他得知自己与一位韩国患者配型成功,毅然决然挽起袖子跨国捐髓。这是善的选择,是爱的坚守,“爱无国界,善无国界”铸就江淮大地新时代的道德海拔。

  一个个“小人物”,一个个“小故事”,像氧气一样,像花香一样,净化一颗颗心灵,芬芳一座座城市。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类的“中国好人”,树立起好人安徽的“风向标”,多姿多彩的平民英雄群体,诠释美好安徽的道德内涵。

   培植“根与魂”道德沃土孕育好人文化

  “安徽好人”为什么会成为江淮大地“最美”风景?“最美”,绝非迸发于瞬间,早已由阳光雨露滋养,深植于道德沃土,犹如蓦然盛开的鲜花,带来沁人心脾的道德芬芳。

  “泱泱江淮历来崇善厚德,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好人文化,一直贯穿安徽的悠久历史文化。 ”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说。文化是精神家园,“好人文化”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我省把发现“好人文化”与挖掘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六安将红色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红色土地孕育坚贞奉献、自强不息的大别山精神。淮北作为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彰显了“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城市精神。 “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吹拂珠城蚌埠的大街小巷,由码头文化到好人辈出的转变,成为两淮文化的缩影。

  中华自古崇文化,江淮儿女重道德。好人文化穿越了历史长河,积攒了道德沃土,成为生生不息的道德基因,传承充沛的精神血脉,焕发历久弥新的光芒。

   传播“正能量”创新阵地凝聚信念力量

  4月24日,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安徽好人馆,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即将接待两批参访团。 “安徽好人馆以照片、实物、影视、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运用现代声光电和信息技术,全景展示73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993位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 ”安徽好人馆馆长张鉴说。

  走进好人馆,近距离感受安徽好人的精神世界,收获温暖和力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将核心价值观鲜活地呈现在每一位观众的面前。目前,安徽好人馆每日参观人数达400余人次,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访团近350批次,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次。

  安徽好人馆打造阵地聚集好人气场,好人表彰会也让更多的人感受道德的力量。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表彰会,在铜陵有色铜冠投资公司举行。 “没有想到我们的副市长王纲根来了,还有我的同事朋友也来了,让我很感动很感谢。 ”胡平安在亲朋好友赞许的目光中表达感谢。

  为人民立心,为好人立志。我省文明办与省地方志办每年合作编撰《安徽好人志》,新修订的市县地方志单列模范好人志,鼓励家谱族谱里标注好人荣誉,让好人留名家谱族史。各地通过张榜颁证、登报立档、修志进馆,打造阵地聚集好人气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

   点亮“导航灯”树立好人好报价值导向

  让好人有好报,让有德者有得,一直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政府在项目支持、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方面,优先安排各类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

  “当好人做好事并不容易,好人们也付出了辛劳和代价,有的受伤致残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崔跃松说。为此,省、市宣传文化事业经费安排专项救助资金,累计拨付资金1300万元,先后解决317名模范好人的住房、上学、就业和医疗问题。

  安徽道德建设基金会募资近1000万元,帮扶困难模范2163人次。“非常感谢政府和社会一直关注关心我的生活,并帮助我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困难。 ”全国道德模范周传金感激地说。

  与此同时,我省“道德信贷”开全国先河,截至目前共发放6300多万元,帮助700多位好人缓解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全省“道德信贷”的受益人,均能按时按量还款,没有出现一例坏账。

  好人好声音成为参政议政的风景。我省已有6名中国好人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6名中国好人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85位安徽好人当选市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在全社会树立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