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公共场所如厕难不是小事
日前,《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通过了该市质监局终审会,今年10月份之前,预计新的标准即可出台。根据这个新标准,男女厕位比例不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女性比男性平均如厕时间多1.5倍及男女如厕人员数量,来确定新建、改建公厕的厕位比例。比如,有的人员密集区,女厕位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增加;而胡同中男性上厕所的人数较多,则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厕位进行调整(据《北京青年报》)。
事实上,早在2003年,北京市就制定了首套“公厕改建方案”。当时的方案已提出,将男女厕位比例调整为1:1到2:3,以此改变长期以来公厕“重男轻女”的情况。不仅如此,方案提出将增加无障碍设置,方便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如厕的要求。10多年过去,新的公厕建设标准再次提出男女厕所比例1:1.5的标准,不知是不是暗示原有方案执行不力,这么多年来女性公厕严重不足的局面并未见改善?
一到节假日,商场等公共场所女厕门前总是大排长龙,这一点大家似乎都见怪不怪了。莫看女性如厕困难,好像是不起眼的小事。男同胞遇到“三急”,尚可以在街角屋檐下树丛里“就地解决”,但女同胞出于隐私或卫生方面的考虑,往往选择憋着。事关女性健康权,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在呼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2011年,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提案建议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规定新建、改建的厕所,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明确规定女性厕位为男性厕位的1.5倍,此建议现已落实,变为广州市地方立法中的强制性条款。
但放眼全国,各地公厕兴建的依据,依然是2005年起实施的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这个标准,规定公共厕所男蹲位与女蹲位的比例“宜为”1:1至2:3。“宜为”即表明,这一标准是非强制性的,各地具体执行时随意性较大,尚无法保障女性如厕的平等权利。正因为如此,2012年部分女权主义者在各大城市发起“占领男厕所”运动,喊出的口号就是“厕位比例二比一,否则女生等不及!”
据统计,女性平均每次上厕所需要89秒,而男性仅需39秒,而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孕妇和生理期的女性,使用厕所时间更长。给男人配一个蹲位的同时,也给女人配一个蹲位,看上去好像大家扯平,但形式平等不代表实质平等。公厕男女比例只是许多性别问题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男女平等必须考虑两性差异,在考虑和照顾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实质平等。厕所比例上做到“重女轻男”,是城市空间规划倾听女性声音、体现两性平等的好思路。
当然,考虑到性别不止男女,社会上存在多元性别和多元需求,什么才是合理、尊重人性的公厕设计,此话题值得继续讨论。比如,考虑到卫生问题与清洁方便,国内很多公厕不设马桶,全用便槽。对于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或者膝盖受伤的人来讲,蹲便槽是一件相当费力甚至痛苦的事。因此,公厕光考虑男女差异还不够,还要考虑老人、病患,还有跨性别者等群体的要求。在考虑不同市民的如厕要求方面,台北车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不仅有母婴厕所,甚至有为接受尿道手术患者准备的特殊设备。
总而言之,“厕所革命”只是城市规划观念变革的一个契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从厕所开始,当从照顾多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