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让“中国引擎”更强劲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日前,在第五届全国专技人才表彰大会上,接过荣誉奖牌的芜湖奇瑞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朱航博士感慨地说。从8年前首次打破国外汽车核心技术垄断,并向美国出口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至今奇瑞发动机出口量累计已超过10万台,团队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多亿元。
“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汗水,有欢笑、有收获,以自主为根、以创新为魂,始终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信念。”朱航介绍,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然而在国内,很长一段时期内,发动机技术都被视为不敢碰的技术。刚入行时,一位汽车界老前辈曾经告诉他,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是绕开发动机发展的历史。发动机技术研发的滞后,是民族自主品牌与跨国公司角力中的一大短板。
没有发动机,我们的汽车企业就不能真正参与国际汽车行业竞争。正因如此,朱航和他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把发动机研发作为攻克目标,从无到有边学边摸索,一下子就是10多年光景。
“那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是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国外从‘小学生’做起,外国公司怎么说我们照着怎么做,慢慢地我们开始发现问题,不断地讨论、争议,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作为1997年进入奇瑞的第一批“老人”,张德定对当年的学习经历记忆犹新。他回忆,那时候大家在休息时,抓紧编写设计指南,把合作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心得、方法都记录下来,积成了厚厚几大摞。回国时,因为行李超重,他们宁可丢了行李,也坚持把这些指南装了回来。
经历了“跟着学,一起做,自己干”三部曲,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团队终于主导研发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与国际主流发动机品牌对比,主要技术指标已经站到了同一条水平线上。
“真正的创新,不仅仅是得到一个或几个死的产品图纸,更大的收获在于培养了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掌握了活的产品开发能力。 ”从一名普通研发人员成长为现在的发动机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古春山自豪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团队中工作10年以上的核心成员超过了150多人,“虽然面临外界各种诱惑,甚至是数倍的高薪,但是很多人选择了坚守。 ”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一直希望能够做更好的产品,实现技术领域的更大突破。在这里,我感觉距离梦想最近。 ”2002年进入团队的上海交大博士杨俊伟说,奇瑞在发动机研发方面的投入已超过了10亿元,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是团队不断前行的重要保证。 “当前,汽车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寄予着中国人对民族工业振兴的期待,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让‘中国引擎’更加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