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依法履职根基
阵地建设规范化
“人大代表履好职,需要一个规范运行的阵地,建立平台发挥代表小组作用乃当务之急。 ”在驻亳州市省人大代表市直代表小组组成伊始,小组组长曹振萍就认识到阵地建设的紧迫性。
为了推动阵地建设规范化,有效激发代表活力,代表小组成员身体力行,为代表小组建设纷纷献计出力:积极座谈讨论,制定了代表小组视察调研制度、学习制度、活动登记制度、履职公示制度等7项制度,用制度规范代表小组活动;每年省人代会前,结合会前视察及全年代表小组活动成果,小组成员们集中梳理讨论,形成代表小组向大会提出的议案建议,并跟踪办理反馈结果;每年省人代会之后,代表小组都主动结合省市人大重点工作部署,省市党委政府年度中心工作,拟订代表小组活动计划,并经集体讨论后印发备案实施,作为代表小组全年活动的依据和指导。
浏览代表小组讨论制定的7项制度,学习制度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代表活动室,代表们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代表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开展活动前进行专题学习,有效增强了代表小组调研、视察活动的实效性。在代表活动室,代表们还经常进行交流,对如何撰写和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等,充分沟通讨论,切实提高了议案、建议质量。在代表活动室,比较有特色的当数特长代表轮流讲座,代表们通过互动交流分享履职新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学习制度化不仅提升了代表自身素质和水平,也让代表履职更有“底气”。 “作为代表小组的一员,我感觉这种学习很管用。通过学习,不仅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加深刻、完整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履职知识、积蓄了更多的新能量,履职劲头也更足了。 ”一位代表小组成员对此深有感触。
心系群众勤履职
“人大代表接了地气,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合肥市第四代表小组成员看来,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社情民意。为此,他们不仅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省人大代表活动室,还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设立了代表信箱,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
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合肥市晶体管厂宿舍,房屋日益老化,破损严重、道路坑洼难行,小区300多户居民多年来一直渴望能够进行危房改造,反映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得知附近有一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居民们找到了省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合肥市第四代表小组副组长吴锐,与小组成员们一起来到该小区详细了解情况。在代表们多次奔走、持续呼吁下,该小区被列入危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在,小区居民们都已住进了安置小区。
不仅如此,该代表小组还将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与合肥市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结合起来,设立了“一线为民工作法”接待室,整合双方资源,更好服务周边群众。
接待群众百余人次,提出议案建议46件,组织学习调研近20次,撰写调研报告4篇……在该代表小组沉甸甸的履职“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每一位代表的智慧和职责。每年,代表小组都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情民意,精心谋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有的放矢组织代表活动。为提高活动质量、形成成果,每次活动开展前,他们认真选题,根据议题提前熟悉了解相关知识,调查研究、实地察看,掌握第一手资料,在集中讨论之后形成书面材料反馈到相关单位并集结成册、存放备案。
“只有踏踏实实做点事,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和代表的职责。 ”吴锐表示,他们还将围绕落实居家养老工程发展、促进养老产业创新升级以及政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实施情况等进行调研,真实地反映民声。
[1] [2] 下一页 尾页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高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