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太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5.02.2015  13:13
创新驱动  打造安徽农机化升级版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和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4年农机化发展经验,分析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推进农机化创新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增强农机化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是我省农机化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前进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坚持探索创新攻难关,开拓进取谋大事,突出重点抓落实,服务三农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装备总量持续增加。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6365万千瓦,同比增长3.6%;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9.9万台、15.9万台、2.35万台,同比增长10.6% 、9.6%和11.9%。 二是作业水平持续提高。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9.6%,高出全国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薄弱环节机械化快速发展,水稻机插、油菜及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32.9%、29.3%和67%以上,同比提高5.8、4.1和10.5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810家,同比增加442家,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近500亿元,同比增长8.7%。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共发生道路外农机事故75起,死亡4人,占全年死亡人数控制考核指标的26.7%,无重特大农机事故。
      一年来,重点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服务,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
认真制定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主动做好信息发布、机手培训、机具维修、后勤保障、应急调度等各项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指导和推进农机化生产。“三夏”期间,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13.5万台,机收小麦4135万亩,机收率98.4%。“三秋”期间,重点做好机械化耕整地、小麦机播和水稻、玉米跨区机收。全年机收水稻3215万亩,机收率94.5%;机收玉米1155万亩,机收率67%;机播小麦3803万亩,机播率89.7%;完成深松整地作业332万亩。
      (二)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改革补贴操作模式,全面推行“自主购机、带机申请、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户”。 创新政策宣传方式,推进补贴信息公开,健全补贴制度体系,制定补贴档案管理办法,完善补贴机具分类分档及补贴额测算方式,实行补贴进度调度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强化绩效管理,推进购机补贴政策廉洁规范实施。全省实施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13.3亿元,地方重点机具叠补资金4674万元,补贴机具14.6万台,受益农户10.5万户,拉动农民投入30.9亿元。补贴实施进度、结算进度均居全国前列。加快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共报废老旧农机1045台,补贴资金674万元。
      (三)机艺融合,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省政府召开了16个市政府和8个厅局参加的省政府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会,张宝顺书记亲临现场指导,梁卫国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发布了8大类18项农机化主推技术。主攻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机收等关键环节,启动实施水稻“万千百” (水稻机插秧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市有万亩示范片、每个县有千亩示范方、每个乡镇有百亩示范点)示范工程,整建制推进,消除空白村。全省建立水稻机插秧示范点821个,建成水稻育秧工厂764家,78个乡镇、507个村实现整体推进,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1285万亩,种植水平38.6%,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四)密切配合,组织实施
秸秆机械化还田。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认真落实省政府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制定了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政策、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召开了秸秆还田工作推进会,并运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秸秆还田机实行敞开补贴,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还田技术与机具快速发展。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达4010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成为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方式。
      (五)凸显特色,积极推进山区机械化。
开展山区特色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研和山区机械化发展大家谈征文活动,召开山区农机化发展座谈会,在理清思路,凝聚共识的同时,全面掌握山区特色产品的品种类型、资源分布、需求与现状等,形成了山区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启动山区特色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在10个山区县开展了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和优势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山区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提速。
      (六)培育主体,加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着力发展农机大户、合作社等各类合作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举办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培训班,培训200余人。与省财政厅合作,奖励2013年度10个农机大户标兵每户1台大型拖拉机。继续开展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新创建省级示范社101个,总数达292个。推进信息化农机化深度融合,搭建全省农机化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将农机合作社纳入“农机通”信息服务系统,用户达6万多人。开展大田农业物联网项目“农机化生产指挥调度与作业质量监控系统”试点,亳州、宿州两市率先建成农机化生产指挥调度网络,实现市、县互联互通。
      (七)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
整合培训资源,成立“农机化发展讲师团”,巡回培训74次。举办了农机校教师和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班、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秋季农机化生产培训班。加强面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操作、机具维修等技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班。编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警示教育手册,组织农机鉴定人员业务轮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
      (八)注重安全,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
依法管机,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已创建示范县37个,其中国家级24个。加强牌证管理,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挂牌率、检验率和驾驶员持证率分别为61%、82%和67%,“三率”平均水平较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事故应急处置,首次举办全省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认真落实农机试验鉴定和推广目录管理各项规定,组织了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目录的申报、受理、评审及推荐工作,提高了农机试验鉴定与目录管理规范化水平。
      此外,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积极推进,两所中职学校不断融入农机化发展,农机协会桥梁纽带功能充分发挥,“十三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老拖拉机手工龄补助政策有效落实,全省农机系统大调研活动成果丰硕,信息宣传和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年来,农机在抢收抢种、抗灾救灾、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彰显,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机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农机化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农业部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检查指导合作社建设、农机化生产,以及农机农艺融合、秸秆机械化还田等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农业部农机化司积极推介我省农机化工作经验,目前,已有四川、吉林、湖南、重庆、湖北、江苏、青岛等地到我省考察学习。同时,全国部分省市购机补贴座谈会、农业部“三夏”农机化生产和防汛抗旱工作座谈会,以及全国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培训班、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员培训班等都安排在我省举办。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既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上下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省各级农机部门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奋力实施“赶追超”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作为。同时,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机化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打造农机化升级版。
      从机遇看:
随着国家“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机化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是一个 必然的趋势 ;随着近年来农机在抗旱救灾和粮食生产中主力军作用的进一步凸显,农机化越来越倍受重视是一个 必然的趋势 ;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是一个 必然的趋势 ;随着农民体面从事农业生产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民对农机作业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是一个 必然的趋势; 随着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机化加速发展是一个 必然的趋势。 可以预判,我国农机化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可期待又一个黄金十年。
      从挑战看:
农机化虽然经过前十年的政策刺激、需求拉动,在总动力、综合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实现了“”的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总体上还是粗放式的、不平衡的,“”的问题仍很突出,发展“效益”不高。主要是: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技术有效供给不足,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低技术含量的机具仍在大量应用;一些生产环节机具趋于饱和,机具利用率和作业效益下降;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熟练机手紧缺;合作社发展不够规范,功能有待完善;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关键环节机械化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应对挑战,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省局经过科学研究论证提出,从今年开始,规划实施“赶追超”战略,到“十三五”末,玉米机收水平“”上山东,水稻机种植水平“”上江苏,小麦机播水平“”过河南,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化发展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全国领先。实现这个目标,不但能把我省农机化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农业和粮食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装备技术支撑,而且可以使我省农机化在全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今后更长远一个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分析,实现“赶追超”,难度不小,但有利因素更多。 不利条件: 一是差距不小。 2014年,山东、江苏、河南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高出我省11、10和7.3个百分点。在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上,山东玉米机收高出我省16个百分点,江苏水稻机种植高出我省41.4个百分点;河南小麦机播高出我省5.3个百分点。 二是地理地貌结构影响很大。 江苏的平原在国土面积中占比70%,山东占55%,河南占55。6%,而安徽只占45%,其余都是丘陵山区。 三是农机工业相对薄弱。 鲁、苏、豫三省都有强大的农机工业支撑。江苏有东洋、洋马、久保田等世界级的插秧机生产企业,山东有金亿、巨明、雷沃等销量全国领先的玉米机生产厂家,河南有一拖等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生产制造商。相比之下,我省农机工业相对薄弱,支撑力不强。 四是种植结构复杂多样 。我省农作物水旱兼备,南北兼容,粮、油、棉、茶、菜以及特色农产品等种类繁多,种植结构的多样性,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五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我省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农机化的财政投入较少,与江苏、山东相比,投入严重不足。
      有利因素: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支持农机化发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机化工作摆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中加强领导,强化指导。自2013年起,省政府每年选择一个主题,召开农机化会议,为农机化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 二是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我省农机化的有关方面虽然与江苏、山东、河南有差距,但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并且在农机装备总量、关键生产技术环节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正处于厚积薄发阶段。 三是有加速兴起的农机工业。 随着中联重机芜湖、亳州基地的快速发展,安徽农机工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有一支善作善成干部队伍。 我省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善于思考、勤劳实干,敢为人先,不畏困难,是一支敢打大仗、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这是我们实现“赶追超”最坚强的保障。
      近年来发展的实践也说明,“赶追超”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以玉米机收水平为例,我省近3年来,每年增长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而山东近3年来每年增长只有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他们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现在正是赶追超他们的好时机。推进安徽农机化加快发展,奋力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不容推卸,必须勇于担当。安徽农机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基础逐步夯实,现在实施“赶追超”,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现在需要的是实干。各地农机部门要围绕这个目标,奋发努力,扎实苦干,集全系统之智,举全省之力,用超常规措施,去认真谋划、积极推进、抓好落实。这一点,大家思想一定要统一、认识一定要到位、信心一定要坚定,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发,齐心协力、同向用力,从而推动“赶追超”目标顺利实现。
      各地在实际工作中, 一是要高度重视。 把实施“赶追超”纳入2015年工作安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要制定方案。 结合本地实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三是要强化措施。 综合运用购机补贴、示范县创建、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及农机培训等,实施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倾斜,为“追赶超”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宣传。 大力宣传报道“赶追超”先进典型,积极推广“赶追超”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各地竞相“赶追超”的氛围。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做好2015年工作
      今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农机化工作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主线,围绕“两全”目标,用足惠农政策,加强机艺融合,实施重点突破,培育发展主体,培养人才队伍,坚持依法治机,提高“三率”水平,推进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目标任务:
农机总动力66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水稻种植机械保有量分别达到21.5万台、17万台和3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2%以上,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45%,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75%;农机专业合作社3000个以上,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550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
加快发展全程全面机械化。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主动联系农业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和农机手开展农业和农机化生产。加快 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 研发、试验和示范,大力推广土壤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加快普及应用。围绕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发挥购机补贴政策效用,实行优先补贴、地方财政奖补等手段,引导农民购置机械,发展水稻标准化育秧和机插秧、玉米标准化机播和联合收获。继续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整建制推进,深入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重点县创建活动。各示范县和重点县要建立示范乡镇、示范村。形成全面开花、整体推进的局面。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山区机械化。省局将把山区机械化作为推进全面机械化的重点,继续开展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和山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示范,积极探索山特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推广成熟先进的山区特色农机化装备与技术。今年,省局将争取由省政府召开特色农产品和山区机械化工作会议。
      (二)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重点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突出政策的普惠性和稳定性,通过缩小补贴范围,粮食主产区对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土壤深松机、插秧机、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机械实行优先补贴。适应山特经济发展对纳入目录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省局确定今年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基础管理升级年,积极推进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绩效管理升级,着力打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升级版。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完善补贴管理办法,优化补贴操作流程。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推进补贴政策实施全过程公开,实现阳光操作、透明运行。进一步严肃补贴纪律,加强监督检查,严惩违规行为,确保购机补贴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在此,特别强调一点,购机补贴政策规定是一条红线、一道“高压线”,我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红线意识,“高压线”千万摸不得。这方面,案例多得是,教训很深刻,大家一定要警醒警觉警惕,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干部。要进一步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和农机作业补助(贴)试点,积极争取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作业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同时,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抵押贷款、库棚用地等政策落实。
      (三) 积极推进农机经营体制创新。
突出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机服务组织, 强化培育扶持,继续向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优先安排购机补贴和其他农机化项目,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农机大户、合作社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机具、修建机库棚给予信贷支持,争取建设用地政策落实。深入推进“企社共建”活动,加强经营管理指导,组织开展理事长培训,规范和引导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推进农机合作社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逐步转变。完善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继续开展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今年再创建100个左右合作社示范社。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农机信息化管理试点,延伸农机信息化服务链条,拓展信息服务范围,实现融农机化生产应急、信息服务、远程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推进农机化信息化融合,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 培育壮大农机化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省农机化发展讲师团、省农机化技术培训基地,以及局属两所中职学校和各地农机化培训学校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等农机化人才队伍,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把实用人才队伍作为建设重点, 积极争取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项目,以农机大户业主、农机合作社管理层、机械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为主要对象,普及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机艺融合等实用技术,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传授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政策运用等知识技能,打造复合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和一代新型职业农民。今年,全省培训各类农机化从业人员不少于25万人。
      (五)依法强化安全监管和质量管理。
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机,做到讲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加强大中型农机和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监管,探索小型农田作业拖拉机管理模式,建立农机大户、合作社安全生产定期联系机制,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加强省支持推广目录管理,严格内部质量控制。
      (六) 着力增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
抓住国家实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机遇,坚持多渠道争取投入与深挖现有资源潜力并举,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改善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工作条件和监理机构执法装备条件,提高省级农机鉴定机构鉴定检测能力,提高农机部门实用信息收集发布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加强对服务工作的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晋升晋级、工作报酬等挂钩,充分激发服务活力。
      (七)进一步抓好农机化宣传工作。
各级农机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农机化宣传工作,坚持把农机化宣传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强宣传,展示农机化工作成效,扩大农机化社会影响,展现农机人精神风貌,提升农机部门社会地位。要根据农机化工作季节性强的特点,围绕推动农机化政策落实,结合农机化工作职责、任务和重点,开展宣传活动。要加强农机化宣传队伍建设,提升宣传服务能力。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学会善待媒体,善于借助媒体,主动引导媒体,努力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为推动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学习,强化自身,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农机化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实施“赶追超”战略,对农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农机部门一定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推动农机化创新发展。 一是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农机人。 二是要创新方法, 克服惯性思维,冲破条框束缚,创新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做一个敢闯敢试、勇攀新高的农机人。 三是要调查研究, 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围绕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分析矛盾症结,做一个及时发现问题、善于解决矛盾的农机人。 四是要狠抓落实, 围绕“赶追超”战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攒劲用力,锲而不舍,以“钉钉子”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风抓好落实,做一个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农机人。 五是要勤政廉政, 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事,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一个勤勉、为民、清廉的农机人。
      同志们,今年农机化发展的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推动“赶追超”战略实施,加快农机化创新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