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

20.12.2016  22:04

本报记者方燕  通讯员陆丽

据皖江晚报消息,发烧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基本上每个家长都会遇到自家孩子发烧的情况,尤其是在秋冬季节交替、天气忽冷忽热、气温下降时,儿科门诊随处可看到额头上贴着退热贴、小脸蛋烫得红扑扑的小孩。有一些小孩在体温升到很高时,会突然失去知觉、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强直或阵发性抽搐,两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这是孩子出现了“高热惊厥”。

最近两周,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医生方磊就急救了6例这样的病例。他提醒家长,孩子出现“小儿高热惊厥”时,家长一定要镇静处理,切不可慌了手脚。

▶两周,6次出警为“小儿高热惊厥”

12月7日15时许,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门口坐满了前来就诊的宝宝,一位女士抱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冲进了急诊室大门,身后还跟着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120”急救医生方磊向急诊科医生交接了孩子的病情。原来,孩子出现了高热引起的惊厥,第一次发病,抽搐持续约半分钟即停止了。“孩子感冒有两天了,伴有发热。”事后,孩子的母亲心有余悸地介绍,当天下午,孩子在家中因体温过高引起了抽搐,“看到孩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手脚抽搐,赶紧拨打120,送医治疗。”

就在当天,方磊接警了两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体温突然升高所致的大脑皮质运动。病情往往来势凶猛,严重的可能会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方磊介绍,最近两周,他6次出警都是为“小儿高热惊厥”,这些小患者年龄都在1—3周岁之间。方磊分析,一方面,这可能与气温下降,忽冷忽热,孩子呼吸道疾病高发有关;另一方面,热性惊厥首发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3岁之间,与小儿脑发育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多数小儿发病于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

“小儿突然发生高热惊厥,家长必须首先保持镇静,不能自乱阵脚。”方磊说,除了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在家中,家长需要做的是:立即将孩子平卧在没有尖锐物的安全地方,解开孩子的衣扣,让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另外,及时清除孩子口、鼻、咽分泌物;对于牙关紧闭的宝宝,可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

预防始终是对抗疾病的良药。根据多年急救工作的经验,方磊强调,多数患儿高热惊厥出现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的时候,首次发病的体温则多数处在39到40摄氏度。

因此,他建议市民家中常备体温计、退热贴、医用酒精等急救物品和药物,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的症状,就要时刻注意监测孩子体温变化,如果孩子发烧时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为主,如额头贴上退热贴,适当降低环境温度,酌情增减衣物,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时,就需及时就医,给予孩子药物退热,辅以物理降温。除此之外,发热的孩子还需要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只有对疾病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在疾病发生时保持冷静,为救治孩子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应警惕“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

有报道说,第一次高热惊厥发生后,约三成左右的孩子仍有可能会在下次的发烧中再次发作,尤其是对于那些高热惊厥首发年龄较小、初发体温较低、持续时间较长,或有高热惊厥及癫痫家族史的高热惊厥患儿,在初次热性惊厥发作后,更是容易复发。

“预防复发确实很重要。”方磊说,虽然小儿高热惊厥后,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易发年龄(6岁以前)段,发生一次“小儿高热惊厥”的孩子,下次发热后,再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对于那种发作次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高热惊厥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惊厥的复发,可以咨询小儿神经专科医生,每次发烧前给予预防药物。

在此,方磊也提醒家长,高热惊厥频繁发作的可能会使患儿遗留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而在某些时间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期,路堵车多,120急救车常常被堵在路上,耽误到达时间。因此,家长要了解些“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置知识,有备无患。同时,如果孩子突发小儿高热惊厥,而家庭住址离医院又比较近,家长不要耽误,应直接打车带孩子赶往医院治疗。

原标题:天气忽冷忽热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