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神笔:鱼化石
图1 “静卧鱼”化石
图2 “群鱼嬉戏”鱼化石
夹藏于不同地层里的化石,不仅记录了它本身的生存活动历史,而且更能显示出地层的“年龄”,成为人类开启地球这一座“迷宫”的“钥匙”。它是研究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各种学科的依据和突破口。
古生物化石除了它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外,在收藏者们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观赏性。下面我们就以鱼化石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图1、2,是一幅幅天然成趣的“鱼趣图”。有的是一条鱼静卧不动,有的是几条鱼儿追逐嬉戏,有的是十几条鱼儿在穿梭游荡,你不要以为这是齐白石的画幅,实际上它是生活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的狼鳍鱼。
它们的形成实际上是这样的,当年火山爆发,在湖泊中怡然自得的鱼儿,突然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压入湖底,纷纷窒息而死,由于鱼体与空气隔绝,不致腐烂,于是就“印刻”在冷却的火山灰之中,逐渐形成鱼化石。随后,又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鱼化石露出地面,便被人们所采集。此外,还有一些鱼化石,是鱼儿当年被湖泊、河流的淤泥掩埋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骨骼逐渐炭化最后成为鱼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宋代文人杜绾在一千多年前所著的《云林石谱》中,已经做出科学性的解释,即:“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頹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
清代文人沈心在《怪石录》中介绍,在莱阳一带,有一些人将鱼化石制成屏风出售,颇为走俏。清代文人还写下《鱼石诗》,赞叹将鱼化石供于几案的妙处:“火山一片石,追逐见鱼儿。图画形相肖,鳞鳍态不遗。蛰方冰底懒,仙时鱼来时。好与芝同供,还吟玉局诗。”可见古生物化石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古已有之。
历史的沧桑并不都是写在教科书里的,还有一种沧桑保留在久经岁月的磨损、大自然的洗炼而残存的化石上,读这种沧桑远比教科书更加直观也更加能映入人们的心田。它们记录着宇宙的演化历程,渗透着大自然的沧桑巨变,引起我们无穷的联想、探究和感叹。而更令人感叹的是,大自然用它的画笔涂抹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江苏 严月 章颖瑶 尹钊)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