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大庙乡计生大棚成为计生户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08.07.2014  19:04

      走进安徽省灵璧县大庙乡境内,一排排、一栋栋蔬菜大棚映入眼帘,青翠欲滴的瓜果煞是喜人。目前,该乡计生大棚已超过2000亩,每亩可为计生户增收2万元左右,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撑起了农村经济“半边天”。

      “大棚蔬菜就是俺家的摇钱树,有了这大棚,俺致富就有指望了。”站在挂满果实的桃园前,30岁的沙南村计生户李洪林说,自家的3亩大棚油桃,去年收获了3万多斤,每亩平均2万多元,这收入比种庄稼强多了。

      大庙乡计生户习惯于传统农业种植,增收困难,收入微薄。为了让计生户增收致富,大庙乡党委、政府在调研中发现,大棚菜非常适宜当地种植,市场价格高,比其他作物高出10倍左右。2013年,大庙乡作出“主攻‘大棚瓜菜’”的重大决定,争取2015年达到万亩以上,计生户达到人均年收入2到3万元。

      为扶持“大棚蔬菜”产业,大庙乡为计生户出点子、找路子、筹资金,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为每个大棚补贴5000元,又争取县财政拿出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大棚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配套工程建设。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了大棚产业的发展,大棚瓜果、蔬菜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如今种瓜果、蔬菜不抓住科技肯定吃大亏啊。”站在自家的桃树下,计生户李静说,自己共有5亩多桃树,去年只嫁接了2亩,结果桃子每斤卖了5、6元,2亩地收入了4万多元。“如果都嫁接了,就稳赚10万多元。”今年,李静早早就请了技术员,帮她把能嫁接的都嫁接了。“今年俺的桃树全部挂果高产,总收入超过10万元。

      “加大瓜果、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打造名品牌,是计生户能否增收致富的关键。”乡长郑殿武说。几年来,为了确保瓜果、蔬菜品质,全乡狠抓新品种换代,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不断提升瓜果、蔬菜生产精品率。每亩产量已达到5000公斤,精品率达到80%以上。

      大庙乡瓜果蔬菜产业,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边天”,成为了计生户增收致富的“加油站”。

( 来源:灵璧县大庙乡政府  作者:徐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