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球员学业职业难两全恐有所缓解

30.07.2015  11:22

    8月初,有关CUBA新赛季赛制改革的一系列方案即将出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被CBA或WCBA选中的大学生球员,如果在职业联赛的赛场上难以生存,还可以回归大学生联赛,而在此之前,这一直被视作CUBA联赛的禁区之一。

  “现阶段,我们的大学生球员能够打职业联赛的确实很少。”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部篮球项目主管赵兴说,“之前,我们规定在职业队注册的大学生球员,是不能再打CUBA的,这可能忽视了学生既要上学又要打球的实际需求,我们希望这次改革能创造一个宽松环境,同时,也是为了配合CBA、WCBA选秀训练营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和职业联赛之间的有效衔接。”

  上周末,首次CBA、WCBA选秀训练营在京举行,共有20名大学生球员参加的训练营,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和外界预期的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大学生球员,距离职业联赛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而大部分俱乐部,从一开始也并未对这些大学生球员抱多大希望,很多俱乐部只是按照中国篮协的要求,派个人前往观摩,走走形式。

  “之前我们就拿到了名单,最高的才2.05米,但我们通过夏天的引援,以及从二队抽调的一些年轻球员,已经基本解决了人员问题。我们比较缺的是内线的5号位,选秀训练营里的球员,从身体条件来说,没有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说实话,这些球员我们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没有打算选他们。”某俱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参加训练营的大学生球员,真的都达不到职业联赛水平吗?恐怕也不尽然。“大学生球员的水平,绝大多数只能说一般,这点我也承认。”西北工业大学主帅、中国篮球名宿王立彬说,“但也不是没有,我觉得更重要的,要看职业俱乐部的需求和目标到底是什么。”

  曾任CBA球队主帅的王立彬,深谙中国篮球俱乐部的心态。在他看来,过于追求成绩,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冠军只有一个,但我们现在的很多俱乐部,特别是那些小俱乐部,还不能像NBA俱乐部那样,通过一个长期的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王立彬说。

  在王立彬看来,大学生球员虽然整体上没有达到职业球员的水平,但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是可以在CBA生存的。如果俱乐部更加重视大学生球员,完全可以在大学校园淘到“物美价廉”的有用之才,“但可惜的是,现在CUBA16强战的赛场上,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一位CBA俱乐部教练的身影。”王立彬说。

  当然,CBA俱乐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除了出色的大学生球员如凤毛麟角外,俱乐部通过青年队培养和自由球员市场,已经足够满足自身的需求了。这次选秀训练营有些尴尬,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大学生联赛和职业联赛之间,并未真正衔接起来。

  一方面是学籍问题。按照中国篮协竞赛部部长张雄的说法,本次选秀训练营,不仅向研究生学生球员开放,也向本科学生球员敞开。但中国大学的现实情况是,本科学生不仅学业负担沉重,而且很多高校,并未出台相关的政策。也就是说,本科学生运动员,必须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大学学业,一旦本科学生运动员被选中,且有意进入职业联赛,完成学业和打职业联赛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本科学生运动员很可能就此失去大学学籍。

  “我觉得在现阶段不会有本科学生愿意去职业队,因为他们肯定很清楚是学业更重要,还是进入职业联赛更重要,”王立彬说。但如此以来,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毕竟大学的训练水平和时间,普遍与职业俱乐部不同,且大学的这个年龄段,恰恰又是一名球员最重要的阶段,等到大学毕业再进入职业俱乐部,很有可能限制大学生球员的提升空间,职业生涯能达到的高度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被选中的大学生球员无法在CBA立足,仍可以回到大学继续学业和参加CUBA的政策出台,这个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另一方面,则是高水平教练在高校的稀缺。赵兴表示,CUBA与CBA和WCBA通过选秀建起一座桥梁后,也会促进更多的高水平教练进入校园。“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未真正衔接起来。”赵兴说,“这座桥梁搭起来之后,如果我们能通过提高待遇等有效方式,把高水平的教练吸引到学校来,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进入高校,因为高校能满足他们既要打球又要上学的愿望,如此,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