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校园发明达人”吴雪健,到基层一线实现自我价值
人物名片:吴雪健,中共党员,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2010级学生。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参与各种创新竞赛活动,获“华菱汽车杯”首届大学生专利创造大赛中获奖三项,“全国转炉炼钢模拟比赛”荣获高校组第三名,马鞍山市“禾恒杯”专利知识大赛中荣获冠军(第一名),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校选拔赛第四名等等。大二至今共申请国家专利近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专利授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项。
吴雪健对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研究新事物、迎接新挑战。正是由于对新事物的热爱,他参与了冶金学院2011年的创新创业班的培训。平时,他总是喜欢观察身边事物的不足,提出新的或者改进的方案,并对技术方案检索查新。在这个工程中,他也曾气馁过,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经过多次的失败,终于形成了新的技术方案,申请了第一份专利。第一份专利的获批,激发了他对科技创新更大的兴趣。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他积极学习《专利审查指南》,并参与专利申请。
在同学的眼中,吴雪健俨然是个校园“发明家”,被大家誉为“专利达人”,其实在他看来,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学习不怕输在起跑线上,怕的是起跑之后的半途而废。任何收获都是用汗水换取的,开始学习专利时,由于个人的懈怠,他也曾失败过,他是专利班中最后一个申请专利的,至于取得今天的成绩,源于起跑后的坚持。
从2011年起,吴雪健开始撰写专利申请,说起在专利申请上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收获,他说得益于学校开设的大学生专利班,从那时起才了解什么是“专利申请”。大二至今共申请国家专利近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专利授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项,另有一些专利正在准备申请。只要有信念和毅力,没有什么做不好。他的创新发明事迹被曾经被人民网、新华网等重要媒体报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人的创新也微不足道,只有团队的合作才能有更多的创新。”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他不仅自己参与科技创新,还带领学院同学一起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他筹备建立了冶金学院发明创新协会,并担任协会副会长、会长等职务。在协会事务中,为提高协会成员的创新能力,他组织开设了专利班,并在专利班中主讲专利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撰写,负责对部分同学的专利修改。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发明创新协会成员的创新能力、锻炼其创新性思维、加强会员撰写专利的规范性,他带领协会加强与南京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的交流,邀请专利申请专家为专利班作辅导报告。在他带领和协会会员努力下,协会取得了“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通过和社团活动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也激发出大家创新发明的火花 。”
通过他与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冶金学院2012年至今共授权专利160余项;且冶金学院学生在马鞍山市“华菱汽车杯”首届大学生专利创造大赛中,取得各类奖项20余项,占所有奖项总数的1/3左右。由于社团工作表现突出,吴雪健被评为安徽工业大学“2013社团年度人物”。
尽管工作和其他方面的事情占据了他较多的学习时间,但是,他仍然坚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因为作为学生,学习永远都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课余时间,他才参与科研活动,曾参与高炉含碳球团、转炉炼钢造渣剂、尿素法烧结过程在线脱硫技术研究、南钢1#烧结机漏风测试等科研活动。
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给了他太多的感动,由于一起交通事故,父亲过早离世,母亲便担负起了全家的重担,供养姐姐和他同时上大学。在经历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他也想到放弃,但是他想到,母亲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选择放弃,他又有什么资格选择放弃呢?
大一、大二的时候,他和别人一样,别人在颁奖时,他只是下面的一名观众,当时他是多么的羡慕那些领奖的人,感觉这样的事情不会和他有关系。但经过努力之后,有一天,他竟然也能站在领奖台上,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凭什么他做到的,他做不到呢?”相信自己,别人能成功我也行。
他认为创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申报。他的专利证书,很多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我的很多点子都是来源于和家人的交流,以及生活中的发现。”毕业后,吴雪健希望能到钢铁厂一线工作,“在一线工作能够在实践中找到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实践中完成技术上的突破。”他说自己所学的知识只有在基层一线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在实践中再提升。 (胡卫东 特约通讯员:汪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