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本网讯 (新闻中心 李贤 通讯员 周旭霞)在今年的安徽省和合肥市的“两会”上,安徽大学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献言献策。
省政协常委、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建军建议围绕环巢湖旅游大发展,打造“环湖十二镇”风情旅游区。他建议打造“环湖十二镇”风情旅游区,应与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定位相匹配。由合肥市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环湖十二镇”风情旅游区管委会;落实政府专项资金,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依法保护,加强监管,实施古村镇整体保护与综合保护;加强古镇保护宣传,提倡全民保护;明确各个古镇旅游主题定位,打造串起魅力古镇的旅游观光绿道;市场运作,资源配置。
省政协常委、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沈玉华在提案“关于落实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经费的建议”中,建议省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国家支持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毕业生人均100至200元标准予以经费支持,一方面减轻高校办学负担,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就业工作更好地、更顺利地开展。
省政协常委、历史系主任周晓光提交了“关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议”的提案。在小组发言中,周晓光围绕挖掘和整理地域法治文化传统提出建议:一是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文化传播机构等,搭建一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每年通过发布招标课题形式,集聚省内外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尤其是安徽传统法治文化研究的学者,深入挖掘和整理安徽地域的传统文化,产出一批理论和科研创新成果。二是应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方式,特别要充分利用网络、云平台、动漫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新媒体技术,宣传安徽传统法治文化,培养民众法治观念,以达到最好的普法效果。
省政协常委、安徽大学致公党主委骆毅说,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政府权力是有限的权力。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权威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而不是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建议建立权力收到法律制约的保障机制,只有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古人云:“小智治事,大智治人,睿智治法”。希望看到安徽法制环境建设集小智、大智和睿智与一体,为安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省政协委员、经济学院教授高茜的“关于构建《安徽省养老服务产业开发经营系统》的建议”和“关于促进安徽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两份提案均获得受理。她认为,开发安徽省养老服务产业开发经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产业需求和供给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高茜还呼吁建立教师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高校学生培养质量。
省政协委员、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安徽大学九三学社主委肖箭表示,基础研究是支撑自主创新的接力点,是创新的源动力,但近些年来,社会各行各业都凸显一同病,即浮躁焦虑症。肖箭说:“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如经济效益、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等,基础研究的作用和地位逐渐被淡化被忽视,其结果就是影响或限制了应用技术的开发能力,特别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方面。”
省政协委员、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沈昕的提案涉及加强我省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助残服务以及加快我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等话题。她建议在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中,注重协商课题的持续跟踪和落实;建议政协领导层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协组织能力和水平。
省政协委员、经济学院副院长徐亚平在社科界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时说,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的调控取向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但对于安徽来说,由于正处于崛起阶段,我们既要“结构优化”,同时仍需要“总量扩张”。
合肥市人大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胡艳军在合肥市人代会上建议,打造“大湖名城”要突出重点、明确重点;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要把校园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创新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