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新政顶层设计正在酝酿 将由普惠制转向精准式

17.02.2016  11:08

      吸收外资政策的顶层设计框架正在重构之中。《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为了适应近年来引资工作国际国内环境新的变化,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时期外商投资顶层设计思路,吸收外资政策将由普惠制转向精准式,并将在投资促进政策中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手段。
      “近年来吸收外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法律层面、外资管理体制、吸收外资政策、投资促进政策、开发区等投资平台的发展等这些吸收外资的顶层框架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重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具体而言,在法律层面,“外资三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修订正在进行中,外国投资法草案已公开征求意见。除了内外资法律统一这一目标之外,现阶段外资三法修订的核心内容就是适应“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
      外商投资促进政策层面,也已经从早期的外资超国民待遇转变为国民待遇,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支持外资发展是下一步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此外,作为吸收外资重要平台载体的开发区也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去年率先开展了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正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
      也正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吸收外资的新形势,商务部等部门正酝酿尽快推出这样一个顶层设计思路,这对于我国将来仍能够持续有效地吸收外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了解,一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层面的政策都是分散在不同的法律和部门规章之中的,没有一个顶层设计文件。
      记者了解到,目前,顶层设计思路正在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已经初步成型,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吸收外资政策将更加突出精准化和市场化。“将来的外资政策不再是普惠式的,而是更加精准的。投资促进方面则不再完全由政府主导,而是更加突出市场化手段”,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我国利用外资已经进入一个‘选择性的,平等性的,综合商务成本优势弱化、新优势正在培育中’的阶段。‘精准式’和‘市场化’是新阶段外资政策的合理选择。”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精准主要体现在目标选择和效果检验两方面,对外资的选择目标性更强,同时也要检验政策是否落地、是否发挥了作用。市场化是要突出企业的主体性,以前招商引资、开发区等这些工作都是政府主导,今后更多借助市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