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月外贸下滑:加快供给侧改革 造增长新动力
进出口弱势开局 增长持续受压
受外部需求不足、国内设备进口放缓以及去年年底提前进出口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全省进出口弱势开局,稳增长持续承压。海关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全省进出口额为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22亿美元,同比下降5.2%;进口11.5亿美元,同比下降16.2%。
合肥和芜湖的进出口一直是助推我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分析显示,1月份合芜两地低迷,分别同比下降20.1%和7.6%,拉动力减弱。从产品看,机电产品是我省外贸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出口额占比一直在50%左右。但今年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乏力,共出口11.3亿美元,同比下降4.1%。其中,下滑较大的有汽车和太阳能电池。而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出现负增长。
进口拖累因素不可忽视。目前,我省97%的进口主要来自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生产配套需求以及加工贸易出口带动的进口,且很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年初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就认为,今年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低位徘徊,国内需求依然疲弱,对进口增长形成巨大压力。
虽然1月弱势开局,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1月份,我省对新兴市场进出口21.3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3.6%,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铜铁矿砂、烟煤、橡胶等资源产品进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8.2%。据省商务厅分析,从我省近年来外贸运行趋势看,每年1、2月份处于季节性震荡区间;剔除不可比因素,目前全省实体外贸发展相对稳定。
外需乏力成本上升 扰企业拓展市场
“总的来说,1月外贸下降,还是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外贸颓势,是一种惯性下滑。”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张建才认为,从宏观来说,当前外贸增长乏力,这既有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低迷的原因,也受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多方面影响。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经济师刘爱华认为,去年12月进出口大幅增长,但月度数据往往受到节日、汇率以及基数等多因素影响,存在很大波动性,上个月可能“飘红”,下一个月也可能“跳水”。“外贸整体走势如何,需要通过长期数据来判断,岁尾的‘向好’并不代表年初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
汇率问题仍然是困扰外贸企业的一大问题。美元当前处在升值通道,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成为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的难题。省内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严重贬值,直接导致当地进口商拿不出美元支付,一旦企业接了这些地区的订单,很可能会货财两空。对此,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建议,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更多采用汇率避险工具来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也使得我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困难加大。据统计,去年我省企业共遭遇国外“双反”案件10起,涉及钢铁、化工、轻工、土畜等多种出口产品,案值1.5亿美元,较上年上升30%。 “发达经济体增长对国内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新兴经济体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TPP、TTIP等新型框架兴起,使得我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受到较大制约。 ”刘爱华说。
加快供给侧改革 造增长新动力
在当前外需乏力的情况下,如何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张建才认为,需求不足不代表没有需求,企业仍然有挖掘和拓展的空间,需要国内企业从供给侧进行改革,迎合国外消费潮流新变化,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创新销售模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虽然全国外贸总量在下降,但安徽在全国占比仍比较低,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张建才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和省里都出台了不少外贸稳增长意见,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今年这些政策措施效果将会逐渐显现,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大利好。“现在全国都不好,就看你怎么去做,目前大家都认为是外贸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一个绝佳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
外贸开年不利,但并不意味着今年外贸稳增长前景堪忧。在刘爱华看来,去年外贸低迷,其实为今年提供了一个较低的基数,外贸颓势也会因为低基数而有所改观,而人民币近期贬值也会让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同时,随着省内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也会迎来利好。
为进一步培育增长新动力,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今年省商务厅将实施“外贸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和“口岸开放功能提升”工程。其中明确提出,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效益产品出口,支持扩大我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重要资源性产品和一般消费品进口;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模式;不断延伸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深化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等。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鲍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