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周”,潮起长三角

24.02.2020  21:01

  一时之间,省际、市际的道路畅通起来了,街上的车多起来了,许多人都在奔向同一个方向:

  工厂。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一周称为“复工周”,从跨国公司到小微企业,都在纷纷打开大门。

  长三角“动”起来了。

  人口流向哪里,哪里的机器就率先轰鸣,哪里也更快启动生产。

  都说雨水会带来财运,这周也恰逢一年之中的“雨水”节气。2月19日这天,全国人口进入量排名位居前十的城市,占到了当日全国进入人口总量的24.87%,而十强中,长三角城市就占据四席。

  尤其吸引人眼球的是,一些自媒体居然用“抢人”的字眼形容长三角一些城市的作为。

  据新京报报道,义乌市委书记下达死命令:24小时在线接收企业复工申请,就是半夜12点的申请也要办好。

  在长三角一些城市的“抢人大战”之下,有人在感叹,这次安徽又慢了半拍。正如春节前,苏州、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率先宣布延长春节假期,推迟企业复工日期,有人注意到,安徽属于“响应者”一样。

  作为长三角新的“入局者”,我们已经开始习惯把安徽与沪苏浙相比,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平台审视,这既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也是一种工作的鞭策,会助益整个区域的一体化进程。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沪苏浙一直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重镇,与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从某一程度上说,沪苏浙“一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沪苏浙对全球经济的敏感度、压力值,远远高于中国许多城市,因此,他们急如星火地复工,就不难理解了。

  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在发挥着作用。

  同样,沪苏浙率先宣布推迟春节后复工,也是基于对客观形势的冷静判断:在疫情形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匆匆复工,成百上千万劳工大军涌入大城市,带来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更何况苏州、杭州、上海这样的城市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

  从自然界的时令节气来看,同在长三角、更偏向内地的安徽,“回暖”的步伐自然要“慢”一个节拍,合肥是长三角一市三省中,唯一处在长江以北的省会城市,当西湖边垂柳依依的时候,天鹅湖边的树木才露出嫩芽。

  但这次,我们看到,合肥和整个安徽,企业复工的步伐一点都不慢。

  我们能不能把这看作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新的格局、新的趋向呢?

  当然可以。

  长三角,正形成产业分工更密切、联系更广泛的协同之路。当阜阳、亳州等务工大市的农民工乘上专列奔赴沪苏浙,当沪苏浙的老板怀揣着新的投资资金“皖”一把,他们串起的,是整个长三角要素、资源、信息滚动的“链条”,这样的复苏“洪流”,终究会冲破疫情的障碍,迎来长三角共同发展的春潮。

  长三角动能越活跃,“左右逢源”的安徽,就越会“后来居上”“如鱼得水”。

  安徽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9147户,复工率为51.5%。

  紧邻南京的滁州市,截至2月19日,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80%,月底将实现100%。

  马鞍山、芜湖、安庆、铜陵、宣城、黄山、池州,这些处在江南的城市,脚步一刻都不停歇。就在浙江宁波等城市用专车到安徽“拉人”的同时,芜湖繁昌县专门包车前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接回40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返岗。

  皖北的阜阳、蚌埠、宿州、淮北、淮南、亳州,皖西北的六安,也吹响了复工号角。

  今天,合肥70个大建设市级投资项目将全部实现复工。

  合肥市鼓励以临时工、实习生或志愿者的名义,通过“共享员工”“弹性员工”和远程工、钟点工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复工用工。

  安徽省提出,通过“点对点”运输方式,确保农民工“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安徽,正以抗疫复工的实践,对标长三角,继续打造制造大省的新坐标。

[ 编辑: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