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战八年 古运河遗址期待梦圆世遗
“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上世纪80年代,纪录片《话说运河》开篇的解说词便将运河和长城等量齐观。
运河水浩浩汤汤,沟通南北,见证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兴衰。而目前正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也将追随长城,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否成功,最快后天就能揭晓。
我省淮北市的柳孜运河遗址与通济渠泗县段均是“中国大运河”中隋唐大运河的两个重要遗产点,如今它们和全国其他50多个遗产点,都在静静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在尘埃落定前,本报记者重走我省境内的大运河遗址,近距离触摸这条历史长河的脉搏。
“备战”八年,古运河期待梦圆世遗
本报讯 “中国大运河”沿线涉及8个省市、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从2007年柳孜运河遗址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开始,我省也踏上了“漫漫申遗路”。八年申遗之路,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做出的努力难以道尽,从国家、省再到当地市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数以亿计。其中,除遗址保护外,环境整治成了重中之重。
现在的柳孜运河遗址上,一道铁丝防护网将安静的遗址区与周边的喧闹隔离开来。遗址区主要分为二部分,一处是遗址馆主体建筑和考古挖掘现场工地,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馆外空旷草坪,近9000平方米的悠悠绿草向四周蔓延开来。濉溪县文物局局长仲继元介绍,在此之前,草坪原本上面盖的都是民房,“需要搬迁的有470多户,我们通过宣传,老百姓都很支持,一个月就搬完了。”
去年9月,联合国派来的韩国籍专家姜东辰来到柳孜。“他对可以为申遗加分的每一处细节都进行了拍照留存。”仲继元回忆说,专家认为,柳孜的环境整治在申遗点中最有特点。
而就在两年前,通济渠泗县段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河面被藻类填满,河岸遍布厕所和猪圈,污水直接排到运河里。为此,泗县政府出资统一为居民重新选址修建新的厕所和猪圈。同时,为村里通上自来水,修建排污管和污水处理厂。去年3月,围绕申遗,一场大规模清淤工程在这段河道上正式开展,历时1个多月。清淤之后,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环保部门每月定期取样质检,对这段水质实时监测。”泗县申遗办工作人员张伟说。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