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获得感】共建共享 增进百姓福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城乡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幸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安徽在民生建设中探索出的一条新路。目标可量化、实施有抓手、项目可考核、结果可追溯的民生工程,成为安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制度安排和金字招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解决急需,既积极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一批民生短板加快补齐。从2012年至2017年,全省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350亿元,人均受益7000多元,财政支出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向艰苦地区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棚户区改造,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实施可持续、保基本、常态化,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5年来,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11.54亿元,解决了2046.99万农村居民(其中贫困人口98.17万)和106.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我省高度重视建成后运行管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68个县(市、区)实行“两部制”水价政策,93个县区建立了维修养护资金制度,淮南、宣城等4市设立农饮维修养护基金。各级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健全完善农村饮水水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稳定改善。
今年省级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940.2亿元,较2016年增加114.7亿元。前7个月,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894.6亿元,占年初计划的95.1%。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工率超年度任务的七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工率达年度任务的122.5%,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套数占年度任务的137.1%……随着资金投入持续增加,项目建设“提标扩面”,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民生工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着愈发坚实有力的支撑作用。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事关民生底线,党和政府始终牵挂在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突出重点、消除“盲点”,加快构建社会救助体系,打造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方面投入,构建更加高效、精准的救助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安徽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大幅提升。 2016年底,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3773元/年,比2012年增长78%。全省市、县农村低保标准均达到或超过3000元/年,均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全省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为205元/月,比2012年增长65%。长期采取不同实施办法的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于2016年“双规合一”,为统筹城乡低保奠定制度基础,困难群众享有低保的制度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五保对象、孤儿等特困人员,也得到了更好的照料。省政府就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文件,明确提供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和丧葬等多方救助保障。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已达月人均585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月人均434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20%和176%。全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集中供养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6元,分散供养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77元。近年来,全省共建设市县级儿童福利机构84个,建设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床位8万张,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生活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精准、便捷的救助机制,是社会救助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我省加快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急难”工作主动发现、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机制,全省150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确保了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医疗救助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贫困人口,不设病种限制,不设救助起付线;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原因突陷困境的群众得到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救助体系,兜牢了民生底线,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就了坚实、细密的保障网。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倾力纾解民生“痛点”
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集中着当下的民生热点、痛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教育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安徽一手抓扩大投入增量,一手抓资金有效投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3年起,对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实施交流轮岗制,截至去年底交流教师校长近20万人次,激发了偏远学校教学活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的考核,促进了政府履责到位。目前,安徽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全面超越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中上行列和中部地区前列。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四进四扶”专项行动,常态化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等就业帮扶活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基层特定岗位计划。 2012年底至2016年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2.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3.8万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健康是幸福之基。作为全国“医改先锋”,安徽从2012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到2016年率先启动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等重点改革领域主动出击。在全国首创县域医共体模式,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新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遏制过度医疗,治理药价虚高……深化综合医改的红利持续释放,“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一定程度纾解。
支持医养结合和养老产业发展,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健全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安徽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持续努力,顺应百姓期待,契合群众需求,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发展硬道理在百姓福祉的增进中得到愈加生动的体现。(记者 汪国梁)
原标题:共建共享 增进百姓福祉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汪国梁 编辑:叶广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