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增收助脱贫 汪村泉水鱼、新安源茶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繁忙而快速的生活节奏,都市人被困在一隅之地,对有机、绿色的食品更加向往。汪村的泉水鱼,新安源茶叶这些有机食品的养殖和种植,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同时无形中也为脱贫做出贡献。
【汪村镇岭脚泉水鱼养殖基地】
“西塞山前白鹭飞,挑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一曲《渔歌子》通篇不吝啬对鳜鱼的喜爱;“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一词《水龙吟》一尾鲈鱼把思乡,忧国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不谈鳜鱼,也休说鲈鱼,小编带你去汪村镇看看那里的泉水鱼。
汪村镇岭脚泉水鱼养殖中心坐落于汪村镇西边陲、皖赣交界的新安江源头,地处丘陵山区。这里盛产的休宁特产“泉水鱼”是新安江源头山涧泉水中生长的名贵淡水鱼,生活在海拔300-800米的低温流水环境中,以野生天然植物为食,按传统自然方式养殖。鱼体通透,体色乌黑显乳白色光晕,劲道十足。岭脚村民自古以来就有建塘活水养鱼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用石块砌筑二三十平方米不等的小塘引入山溪泉水,养上数十尾草鱼、鲤鱼等品种。“泉水鱼”富含硒元素,烹饪时搭配当地的泉水,比其他地域养殖的鱼类要更具营养价值和绝佳美味。
近年来,镇上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扶持农民自建鱼塘发展泉水鱼养殖,目前全镇共建鱼塘587口,规模化养殖基地3处;同时成立泉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以田里村书记余欣荣为带头人的泉水鱼自然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泉水鱼养殖体系及技术支撑。泉水鱼产业效益逐步凸显,以此带动养鱼户人均增收2000元。
休宁县田里村村支部书记余欣荣说:“目前,已与上海、深圳等地确定合作。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鱼的新鲜,采用了“袋装”的形式(真空包装),这种包装可以保证运输中鱼的新鲜,在冬季的时候鱼甚至可以保鲜一周。
汪村镇镇长吴丽芳也表示,下一步计划依托互联网技术,促进“泉水鱼”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线上下单,送货到家”。
【立足有机绿色增长——新安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80年代初,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举措,获得成功后得以推广。2004年新安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是安徽率先在行业内顺应区域特色发展起来的新型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合作社由创办初期的204名成员发展到2016年底820名,合作社入股注册资金由初期的30万元扩股至现在的100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基地与品牌建设。在整合资源、推广科技、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发有机茶、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实现茶叶绿色有机产业化管理、推进茶农收入稳步增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2012、2014年先后被授予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新安源茶叶公司经理黄益胜介绍:“在出口贸易上,公司与欧盟国家长期合作,今年与中科大、农大合作,不断创新,把“有机”放在首位。优化种植和销售模式。
为确保新安源茶叶的质量安全,新安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植保服务队伍网络建设,2008年在流口地区三乡镇16个行政村建立植保服务站,2011年成立新安源植保机防服务配送中心,,完善组建了17支专业化服务队伍,在新安江源头的流口地区全面开展基地茶园农药集中配送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专业、统一的茶园统防统治管理模式,提高了药剂防效,茶园用药次数明显减少,杜绝污染,降本增收,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安源茶叶的质量安全。
新安江源头的重点保护,使环境问题得到最大优化。正因为如此,泉水鱼,新安源茶叶从自给自足的模式逐步扩大到现有的规模化生产,这既是政府的扶持,也是民众积极参与的成果。我们的生活需要绿色,有机的食品,绿色,有机的生态环境,社会更需要绿色,有机的经济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