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未现恐慌性囤积外汇
前三季跨境资金净流入 外汇市场逐渐趋向自主性平衡
23日公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显示,我国跨境资金总体保持净流入态势。“现阶段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也趋近于均衡合理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国际收支运行新常态。”
跨境资金流动在震荡中趋向平衡
就昨日公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震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银行结售汇一季度顺差1592亿美元,二季度降至顺差290亿美元,三季度转为逆差160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一季度顺差455亿美元,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顺差407亿美元和逆差200亿美元。
此外,银行远期结售汇由大幅顺差转为基本平衡。前5个月,远期结售汇签约连续顺差,但月均顺差规模由1至2月的240亿美元降至3至5月的17亿美元。随后的6至9月份,远期结售汇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但绝对规模均不大,月均逆差6亿美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贸易顺差总体趋于收窄,人民币币值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加之我国鼓励境内企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以及美联储退出QE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将呈流入和流出交替出现、波动加大的局面。
没有出现恐慌性囤积外汇
三季度海关统计的进出口顺差1281亿美元,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11%,而同时外汇市场出现供不应求,这通常对应着资本项下的净流出。
对此,管涛表示:“这不应被视为风险或者问题。”初步预计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仍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平衡格局,这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自主性平衡,也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扩大创造条件。
近期由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资金由偏流入转向偏流出,“钟摆效应”比较明显。而9月份企业外汇收入中的结汇比例达74%、较8月份上升6个百分点,说明了当前市场主体的持汇意愿还是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恐慌性囤积外汇。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在近几个月外汇流入疲弱、实体经济部门现金流恶化等背景下,央行已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采取了9月和10月通过SLF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下调正回购中标利率等措施。“除非外汇持续大规模流出,否则央行短期内不太可能全面降准,以避免释放过强的放松信号。”
外储增长放缓将成新常态
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较今年二季度末下降了约1000亿美元。
管涛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引起的汇率折算变化,这同时还反映了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三、四万亿美元,未来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可能还会造成外汇储备余额变动。管涛预计,这种影响比较有限,主要货币汇率是有涨有跌的,对于这种波动的影响不必过度解读。
“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又有新举措,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区间,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求平衡、外汇储备增长放缓就会变成一种新常态,符合改革的方向。 ”管涛说。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