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大手笔”,筑就美好安徽“崛起路”
安徽广播网9月29日讯 (记者:雷明剑)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省千方百计扩大投入,加快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安徽加速崛起之路越走越宽阔。
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流域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水利设施极为薄弱,“农业靠天收”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实现江河安澜是几代人的梦。
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拉开了治淮工作的序幕,安徽的水利工作也从此起步。
姬彦生是土生土长的阜南人。1953年,王家坝闸开建,他的家乡阜南县曹集镇成为蒙洼蓄洪区的一部分。在他的记忆里,洪水几年就要来一次,但是最近几年频率明显减少。所以2009年,他决定在当地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尽管当时她的妻子刘开兰强烈反对。“咱这万一涨水了咋弄?如果涨水了,咱哭都没有眼泪,那一折都是几百万,为了这,俺俩天天也是闹得不愉快。”
2007年6月,治淮关键性工程——总投资30多亿元的临淮岗工程竣工验收,使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2009年12月,总投资220亿元的治淮14项骨干工程画上圆满句号,淮河支流以及平原、湖泊洼地防洪标准大幅提高。
……
这一切都给了姬彦生大干一番的底气,“国家扶持支持我,我们就修水渠,修这个水渠排涝,安上变压器抗旱,我们水旱都不怕,所以现在是放心大胆的去干。”
2013年,总投资56.04亿元的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新一轮治淮工作启动,实现淮河永久安澜指日可待。
这一年,姬彦生流转土地面积也达到6000多亩,成为整个蒙洼蓄洪区里最大的“种粮大户”。“对啦,我们不甘心啊。如果风调雨顺的话,我们光一个午季,就可以把成本拿下来,把我们的承包费拿下来。”
大河变迁,见证安徽水利建设的辉煌宏伟成就。
65年来,安徽始终把水利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项目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省水利厅厅长纪斌说:“在十二五建设期间,规划投资是1200多亿元,工程建设资金大致由政府投资、银行融资、社会资金、农民投工组成,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十二五水利建设任务。”
兴修水利,让安徽人吃饱了肚子。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时,安徽尚有42个县不通公路,交通建设在几乎一穷二白上起步。
到2013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500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合肥、黄山、阜阳、安庆、池州5座民航机场通航……覆盖水、陆、空、铁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在我省形成并不断完善。
宋志军是休宁县白际乡的一名农民,过去由于交通闭塞,白际盛产的竹笋、茶叶、马兰头等绿色农产品始终养在深山无人知。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宋志军通过电子商务把这些山里货卖到了全国。“产品搬到线上销售,最远的已经销往黑龙江、云南、贵州、成都等地,从最开始的每天接几十单,已经发展到目前每个月稳定的3万(单)的销量。”
回眸过去的65年,我省农业、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领域的瓶颈制约不断缓解并形成比较优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449万立方米/日;能源建设突飞猛进,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114万吨提高到2013年的13960万吨;发电量由1949年的0.2亿千瓦时提高到2013年的1977.73亿千瓦时;互联网从无到有,上网用户达到2765.9万户,现代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建成。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于华伟说:“通过我们各级财政的共同努力,我们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比如说我们铁路、公路的通车里程在全国的位次都有明显的提升。”
基础设施的改善,有效带动安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38.9亿元,比1952年的22.9亿元增长超过830倍,“美好安徽”崛起之路正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