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基层医改"全面开花" 打造医改"合肥样本"
2009年年底,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积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探索基层医改新路径,尤其是近两年来推进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合肥样本”,所取得的成效更加令人瞩目。无论是家庭医生进居民家、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还是县级公立医院“三费”控制、规范药品管理与使用以及公立医院老百姓看病“一口价”等等,合肥新一轮医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始弯道超越,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合肥推进医改的成效惠及每一位城乡居民。
按病种付费,老百姓看病“一口价”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合肥市着力解决的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以前透析一次要花费近500元,这两年按病种付费,透析费用可以报销80%多,每次只需要付80元左右。”来自长丰县杨庙镇的农民刘刚(化名)每周都按时到长丰县人民医院做透析,相比之前,他明显感觉看病的费用降了很多。从2011年元月起,长丰县实行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新政策,尿毒症血液透析、胆囊结石、异位妊娠等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显著提高。
按病种付费还在继续扩大范围,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巢湖市辖区内的三家公立医院也正式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仅在国庆黄金周内,三家医院符合按病种付费政策入院的患者共有30多人,相比之前,执行按病种付费后,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2万多元。
“如果能把患者看病时的检查费、材料费和药品费严格控制下来,那么治疗费用自然而然也会降下来。”日前,庐江县人民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院把单病种限价与医疗质量考核相结合,采用了超支承担、节约奖励的方法,同时对不合理门、急诊处方和不合理医嘱的医生实施一定的经济处罚。
据悉,从今年8月起,合肥市新一年度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并实施,其中合肥市各公立医院涉及到100个(组)病种,社会办医院涉及到80个(组)病种。看这些病都有明确的费用标准,真正为老百姓看病节省不少钱。
合肥以政府为主导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公立医院改革思路更加清晰。
家庭医生上门,享受“零距离”服务
家庭医生在合肥已经试行了几年,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走进居民家,让居民享受“零距离”医疗卫生服务。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家庭医生告诉记者,今年到现在,她手头上签约的家庭就已经有100多户,比去年增加了40多户。家庭医生可以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能掌握一些患慢性病的居民发展情况,方便及时对症治疗,更使得社区的卫生服务贴近民生。
据悉,为了保证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质量,合肥市卫生局定期组织社区现场反馈,并组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来推进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考核制度。并设立家庭医生服务工作专项经费,不断扩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覆盖率,深入推进家庭医生主动服务模式。
目前家庭医生多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合肥不少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也在明显提升,今年包河区辖区内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已先后配备彩色多普勒超声机、数字化X射线摄影装置、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等硬件设备。
提高医疗水平,倡导良好就医习惯
“不要以为乡镇卫生院只能看些发烧感冒等小病,妇科疾病、肿瘤疾病在这里也能看好。”肥东县店埠镇居民刘先生如此说。
10月中旬,记者来到肥东县店埠镇中心卫生院。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乡镇卫生院不同的是,走进这处卫生院,宽敞明亮的接诊大厅就给人第一好感,从墙上贴着的科室分布图上,记者看到这里分为妇科病区、产科病区、骨科病区、肿瘤病区及康复病区等多个病区,而且还有60多个床位可供病人住院治疗。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老百姓在这里可以看很多种病,而且治疗费用要比县级医院低很多。
据了解,合肥市近年来大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合肥市125个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34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全市共创建29个“合肥市示范乡镇卫生院”。
记者从合肥市卫生局获悉,合肥市各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中心,目前整个合肥市共有10个“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社区服务中心加入国家级行列。
合肥市卫生局局长张晓庆提出,合肥的医改,就是要积极打造“人人都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人人都能拥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幸福之城”。
下一步,合肥要在积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倡导公众形成良好的就医习惯,真正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的良性就医局面。
灵活用人机制,探索医改新路径
随着基层医改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推进,合肥市在医改方案中也不断创新举措,除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还建立了灵活的用人机制、公平激励的考核机制。
今年5月,肥西县在合肥市率先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由肥西县医管会聘任肥西县医院和肥西县中医院院长。
记者了解到,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肥西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结合实际及时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肥西县医管会和肥西县医管办,明确了肥西县医管会的工作职责。由肥西县医管会聘任了肥西县医院、肥西县中医院院长,两位院长的履职情况,将由相关部门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等次兑现院长待遇。
在资金投入方面,肥西县政府承担起两家医院离退休人员的全部费用和编制部门核定人数范围内工作人员的五险一金,并设立专项补助基金,对公立医院的基建、设备投入、学科建设等进行补助。
为了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肥西县政府投入3.5亿元建设的肥西县医院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正在逐渐完善,县乡医疗协同体成效初显。
推进基层医改,打造“合肥样本”
根据今年合肥市最新的医改方案,合肥市还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协同新机制,促成形成稳定的分工协同机制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基层医改方面,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不断完善,合肥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创造条件,组建由全科医生担当的家庭健康服务签约,提高服务质量。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在政府主导下不断加强。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上,合肥市已在推进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规范性的政府补偿机制,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并严格控制老百姓看病出现的“三费”。不仅如此,今年合肥市辖区内的多家公立医院也开始陆续推进按病种付费政策,涉及到的病种种类在不断增加,让老百姓看病少花冤枉钱。
同时,合肥正在向以信息化为牵引,以名医名家为支撑的“大医疗、大卫生、大服务”方向迈进。目前,合肥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电子健康档案资源库和电子病历资源库已建立,在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流程、简化病人就医程序、方便市民就诊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下一步,合肥市还计划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发行加载金融应用的合肥市民健康卡,用以方便合肥市民就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惠及全民的重大责任工程,合肥市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惠民措施,突出改革实效,在医疗改革的深水区破浪前行,带给百姓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