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的岳西经验:抓班子强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

29.10.2015  06:10

  以支部建设为核心、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以阵地建设为保障,岳西县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工程,找准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振点,激发基层党建内生动力,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筑牢“堡垒”,提升战斗力

  岳西县黄尾镇“彩虹之约”农家乐协会成立后,镇党委依托协会,成立党支部。支部书记蔡立明创造“支部+协会+扶贫互助社”的发展模式,全镇农家乐发展至66家,10家党员户全部亮牌经营,示范引领,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300余人,预计今年综合收入超千万元。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岳西县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基层组织覆盖,注重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培养党员进入协会担任负责人,使协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余巧萍介绍,通过联合组建、单独组建等形式,全县在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12个。 “要想年年有,还得跟党走”,成为很多社员的共同心声。

  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多年来,岳西县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杭州、上海等地,建立12个流动党支部,探索形成双向管理、两地建功的工作办法。姚河乡驻杭州党支部,组织党员律师开展志愿服务,累计为农民工维权800多起。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对于排查出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岳西县采取党员县干联系、乡镇书记包保、选派第一书记帮扶等方式,“一村一策”集中整顿,让每个“堡垒”都形成战斗力。

   配强“头雁”,增强牵引力

  白帽镇江河村,前几年因班子不团结,干部作风散漫,多项工作滑坡甚至垫底。考虑到村内选不到书记合适人选,镇党委经多方比选,选定余河村副书记孟刘海,作为跨村任职人选。有了好的带头人,如今,江河村不少工作已跃居全镇前列。

  选好一个人,富裕一个村,带动一大片。然而,“无人选”“人难选”困境,在一些村里还比较突出。岳西县拓宽视野,畅通渠道,采取内选与外返、横挂与竖联、上挂与下派等相结合,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以优秀农村青年、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人员为主体的后备干部人才库。

  2013年以来,岳西探索实施“大学生回归工程”,共选拔35名优秀本土大学生回乡任后备干部,鼓励扶持他们带头创业。目前已有24人领办项目27个,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17个,帮助400多户贫困户增收。

  来榜镇关河村青年吴松青返乡后,创办农业发展公司,利用废弃的桑枝,种植黑木耳、天麻和香菇,探索出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5个。

   强化保障,打造支撑力

  虽然财力相对薄弱,但岳西县在基层党建上舍得投入。今年,县里将财政承担的村干部报酬,从人均1万元提高到1.3万元,将村党组织运转经费从村均7000元提高到每村5万元。

  村部,是村党组织的“阵地”。近年来,县里每年都切出100万元至200万元资金,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200平方米以下村部实施改、扩建,共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7个。

  “谁愿意干事就支持谁,谁干得成事就使用谁”。岳西县树立鲜明导向,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2008年起,县委每年评比“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十佳村委会主任”,每两年选拔3名“十佳书记”挂任乡镇党委委员,进入副科级事业编制,目前已选拔10人。

  “想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位置,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挂任菖蒲镇党委委员的水畈村党总支书记王卫东说。多年来,王卫东带领“两委”成员从试种芦荟、瓜蒌,到发展高标准茶园,打响了乡村旅游品牌,水畈村被评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记者 黄永礼、吴林红)

延伸阅读:
  • 农村基层党建的岳西经验:抓责任聚合力 创"最大政绩"  10月28日
  • 安庆岳西县:评“星”论英雄 激发党员干事创业  10月08日
  • 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10月04日
  • 让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明显提升  10月02日
  •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北片区代表到固镇县观摩  09月28日
  • 标签:基层党建 分享到:  编辑: 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