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印发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城市发展目标
10.03.2017 14:36
本文来源: 残疾人联合会
围绕“五个统筹”,有效缓解“城市病” “十二五”期间,我省围绕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和产城融合,完善了城乡规划体系,促进了城镇建设发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5%,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总体进入城市型社会。 “但是,城市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等。”省住建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尊重五统筹”。去年,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此次《实施方案》正是根据这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制定的具体化推进措施,主要通过实施9个专项行动、25项重点工作具体实施。 “五统筹”具体是指,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实施规划引领行动,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实施规划创新行动和城镇建设提升行动,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实施城市智慧管理行动、绿色建筑推广行动和特色风貌保护行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施城市生态修复行动和“两治三改”行动,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实施城市共建共治行动,提高各方面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包括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改进小区物业管理。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特色风貌初步彰显,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病”有效缓解,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大提升,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安徽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发展道路。 “空间规划”年底完成,公共服务“一图”管控 《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安徽省空间规划》,划定全省城市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廊道空间,强化空间资源配置管控。建设省级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和综合数据库,提高空间治理能力。省市联动,同步推进市县空间规划编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控制线,框定城市规模,落实底线管控,形成事权明晰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未来几年,安徽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两圈两带一群”发展格局。“两圈”为合肥都市圈和芜马都市圈,“两带”为沿江(皖江)城市带和淮蚌合芜宣发展(轴)带,“一群”为皖北城市群。力争推动合肥、芜湖、蚌埠市纳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争取黄山市纳入全国特色中心城市。 实施公共服务“一图”管控。所谓“一图”,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即编制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养老、商业网点、应急避险等专项规划,优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协同,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分布、综合布局,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市县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实施方案》指出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通过构建城市生态体系、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实施城市生态修复行动,划定城市生态廊道,严格生态空间管控,恢复自然生态功能。树立集约发展、生态优先理念,推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17年底前,设区城市完成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制定生态修复工作方案,确定生态修复项目。到2020年,完成50%的生态修复项目。 2019年汛前,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三类“海绵体”建设,实现雨水在城市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利用。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2018年底前,设区城市编制完成地下空间规划,统筹各类管线的实际发展需要,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 鼓励市民参与,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设 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是人,“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省住建厅综合处负责人表示,人民城市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目前的各种规划向社会公开,听取群众意见,重大基础设施也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就是一种公众参与机制。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尝试在城市管理的数字平台上,畅通群众建言献策机制,如市民看到城市一角窨井盖坏了,发图发文上传到城市管理数字平台,那边后台接收到信息马上处理维修等。 ” 《实施方案》强调坚持城市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提高社会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来说,有畅通公众参与规划制定、规划实施的渠道,推进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规划实施公开公示。健全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增加城乡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中专家和公众代表比例,逐步实行城乡规划委员会决议票决制。建立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征集群众意见制度。 “五统筹”工作中这么多专项活动有无资金保证?相关人士表示,2017年财政已经安排专项资金,现正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把资金使用好、分配好、管理好。同时也加强资金整合,放宽市场准入,推广应用PPP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冯珉) 来源:安徽日报
本文来源: 残疾人联合会
10.03.2017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