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妇联工作创新探索与思考

09.08.2016  03:37

一、基本情况

埇桥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全区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妇女人口79万人,辖23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埇桥区妇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五项行动、一项建设”为抓手,注重特色、抓好品牌、打造亮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促进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和省妇联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奖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1、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化 统一制作和发放了巾帼志愿服装,制作统一服务标识、旗帜、胸牌等标志,在全社会树立妇联组织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品牌、新形象。按照“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服务群众”的16字宗旨,发挥妇联组织独特的工作优势,以社区家庭为工作阵地,以送温暖、献爱心为重点内容,以常态化、长效化为基本原则,以互帮互助为主要形式,扎实开展各种便民利民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巾帼志愿服务便捷、广泛、亲和、细致的鲜明特色。目前全区共计有5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仅上半年开展了特色活动50多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妇女之家特色化     全区338个村、社区,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打造各具特色妇女之家品牌,城隍社区的便民服务妇女之家,新汴河村的创业就业妇女之家、东方社区的文明新风妇女之家等特色化妇女之家,目前已打造了近20个特色妇女之家。

      3、专业合作社规模化 充分利用省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继续深化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妇女合作社进行扶持,力争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近10家,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在全省首创“土地托管”的现代化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助推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1、 基层妇联干部待遇差,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一是政治待遇问题,妇联干部的提拔、交流力度不够大,妇联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妇联干部长期在同一单位工作,造成视野不够开阔、综合能力受到限制、缺乏创新动力,影响了妇联干部能力的发挥和自身的成长。二是经济待遇问题,村(社区)妇联干部工资水平较低,兼职不加薪,严重影响其参与妇女工作的热情。

2 、基层妇联干部兼职过多,影响妇女工作的开展。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村妇代会主任多兼任计划生育专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乡(镇)村重点考核的工作,与经济指标挂钩,她们的精力和时间主要投入到这一方面。相对而言,妇女工作比较有弹性,活动无经费,这些情况导致一些妇代会主任在妇女工作中力度不够,制约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3 、基层妇联干部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年青女性多数外出务工,收入较高,多数青年女性不愿从事基层妇联工作。现任村妇代会主任多数年龄偏大,知识偏低,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较弱,综合素质不高。有些妇女干部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培训和学习经验不足、不全面、不深入,工作中只能沿用惯性思维以及旧的工作方法,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开展工作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思考与 建议

1、进一步落实妇联工作经费。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可能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实区级妇女专项经费人均1元钱,探索落实乡镇、村(社区)妇女专项经费,提高妇女工作经费保障水平。

2、 进一步提高基层妇联干部待遇。 进一步落实基层妇联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加大妇联干部交流提拔力度,将素质高、能力强、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女干部及时交流或提拔出去,使妇联工作充满活力,为妇联注入新鲜血液。

尽可能争取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兼职不加薪问题,提高妇联干部的经济待遇,调动基层妇干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3、加大基层妇联干部培训力度。 一是加强对妇联干部的系统培训教育。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妇女干部进行能力建设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参政能力、创新能力、业务以及知识水平。同时,加大举办实用技术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妇女运用科学技术增收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