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地全力推进水毁住房重建修缮工作
在今年夏季的洪灾中,安徽省不少受灾村民的房屋遭到水毁。现在天气逐渐转凉,受灾村民能否尽早住进新房,安全过冬?
日前,省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组织了6个工作组,对水毁群众住房重建(修缮)工作进行调研督导,本网记者随工作组来到桐城、庐江等地进行实地采访,看到这些地方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水毁房屋的重建或者修缮工作,很多人已经搬进了新居,受灾村民也得到了相应的建房补助。根据安徽省出台的方案,水毁房屋重建(修缮)任务将在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
10月30日,在桐城市嬉子湖镇肖店村,73岁的村民刘荷花站在自家房屋前,看着施工队拎着水泥白灰进进出出,给新房刷灰抹墙,高兴地合不拢嘴,再过几天时间,她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肖店村位于嬉子湖圩区,站在村子里就看到一片片的水面,在今年夏天的洪水中圩区被淹,一些村民的房屋受损。刘荷花家原先住的是土坯砌成的房子,加上地势低洼,房屋被洪水浸泡后倒塌,已经无法住人。刘荷花住进了镇上的女儿家里,村里给她发放了米油等生活物资,每月还有相应补贴,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8月水退后,刘荷花老人请来了施工队开始重建房屋,镇里为她申报了2.5万元的建房补助,同时保险公司还对受损房屋进行了评估,也给了相应的补助,这些都给老人减轻了不少负担。“新房子是用砖头和水泥砌成的,又高大又结实,再也不怕水淹了。”老人一边和记者说话,关注的目光始终没离开盖房的工人。
据嬉子湖镇副镇长蒋琨介绍说,全镇有13户居民的房屋需要重建,29户需要修缮,截至10月29日已经有12户房屋主体完工,3户已经入住,剩余的居民可以在11月30日之前搬进新居。
在庐江县同大镇常丰村,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房屋重建场面,姚则新老人为了省一个人的工钱,和施工队一起劳动,堆沙子搅水泥忙的不亦乐乎。姚泽新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子住了32年,在这次洪灾中倒塌。根据家里的人口数和危房等级,政府部门给他提供了房损补助,财产补助共计4万元,此外还提供了生活用品补助,他可以选择床、桌椅、煤气灶等总价5000元的日常用品。“除去政府的补助,我再掏4万元就可以把新房建起来了,不用担心这个冬天怎么过了。”姚则新高兴地说。
除了原址重建,我省一些地方还尝试将圩区里的村民异地搬迁集中居住,以免他们再受水灾侵扰。
在桐城市金神镇,一片占地5亩地的“小区”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地基已经打好,一层二层房屋很快就能建成。镇长张先伍介绍说,在今年洪灾中,该镇的包圩村和联圩村受灾较重,经过协调,两个村子里的14户村民搬迁到镇子里集中居住。
“这块土地一共有20亩,是政府的收储地,但村民搬迁时间比较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用地,就把这块土地用作安置住房了。”张先伍说,这块土地与镇中心就一步之隔,位置很好,如果出售价格不菲,但考虑到受灾村民要及时安置,镇政府也就拿出了这个“黄金地块”。 据介绍,政府部门将为每户安置村民修建联排的二层小楼,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居住条件比在圩区里要好很多,这里也将成为圩区移民搬迁的一个试点。
记者从安徽省应急厅了解到, 今年9月,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2020年水毁群众住房重建(修缮)总体方案》,方案要求,要坚持“细致、高效、托底”的工作要求,建全“明确任务、编制清单、挂图作战、盘点销号”的工作机制,保质保量尽快推进水毁群众住房重建(修缮)工作,使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者超过灾前水平,在11月30日前能够顺利回家。(记者 苏艺)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