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下水污染严重致癌症高发 治污更需改革决心
明知地下水污染,还要日复一日地将其作为饮用水源。淮河流域饮用水安全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
要解决饮用水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当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改变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模式,采用深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从长远看,则应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民众健康来追求地方经济发展。
农民明知水污染,却不得不天天喝
迄今为止,国家已两次对淮河流域安徽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亳州、阜阳、太和、界首、临泉、蒙城、颍上等大部分区域范围内,其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已经被污染,属于禁止作为饮用水之列。此外,同属禁止饮用水地区的还有宿州、怀远、灵璧、淮南等个别区域。
皖北地区不仅地表水遭受了污染,不符合饮用水取水标准,同时浅层地下水也已全面告急。
据调查,阜阳市下辖的阜南县、太和县、界首市,亳州市下辖的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等地,有许多村庄以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当地农户分散取水深度20米左右,而埋层20米以内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
淮河流域安徽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负责人之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专家杨则东说:“老乡们太可怜了,明知水被污染不能饮用,也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喝。”
饮用水污染致使癌症高发
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称,包括皖北在内的淮河流域癌症率畸高。癌症与饮用水污染究竟有多大关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曾受命调查。据《财新》报道,杨功焕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回答淮河流域是不是真的存在癌症高发,二是癌症是不是真的与水污染有关。这一淮河课题,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
2013年,杨功焕发布了团队历时八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淮河流域严重的水污染,与这一地区颍东、蒙城、埇桥、灵壁等八县区居民消化道肿瘤(主要为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严重高发,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且两者有“相关关系”。该研究证实:因环境问题致使我国出现了一些癌症高发县。
据悉,沙颍河流域的阜阳市颍东区、涡河流域的亳州市蒙城县、奎河流域的宿州市埇桥区和灵壁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均属癌症低发区域,只是全国平均癌症水平的60%到80%之间。
然而,2004年至2006年上述县城的癌症死亡率,从低发向高发快速转变,其上升速度是全国癌症上升速度的数倍之多。颍东区癌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发生144人至179.90人,约是全国水平的2倍;蒙城县、灵壁县癌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发生119人至143.90人,约为全国水平的1.5倍;埇桥区癌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发生95人至118.90人,约为全国水平的1.3倍。
淮河流域消化道肿瘤高发区的居民,普遍有长期喝浅层地下水的经历。
不能拿人的健康来换取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要发展经济,必然要有相应的产业来支撑,特别是当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不进则退。各级地方领导在经济发展中保位争先的压力都非常大。但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损害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决策者,往往为了升官,为了税收,默许了一些污染严重企业的存在,把污染留给社会,把后患留给老百姓,把治理留给下一任政府。
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为代价,经济发展就会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如果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得不到纠正,权力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污染问题永远不会根绝。
从长远来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彻底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摒弃那些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承受之重”的错误做法。无论是加大对环境违法现象的打击力度,还是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考核评价体系,都是留住绿水青山的重要保障。就当下而言,污染物质进入人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饮水,真正实施清洁饮水工程刻不容缓。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报告中用较大篇幅提到了水污染等环境治理,也期待地方能“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百姓一片青山绿水。
本文摘自3月20日《网络舆情内参》(安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