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免费急救培训 两天仅来三人(图)

28.07.2014  16:50

丁继圣 摄(资料图)

  7月2日,合肥市公众急救培训学校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免费参加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孰料,这个看起来百益而无一害的邀请倒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7月23日,急救学校仅来了1位市民,7月25日,也只有2位市民前来听课。

   想学急救?快来吧

  合肥市公众急救培训学校

  上课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8:30~11:30对外开放

  上课地点:绩溪路合肥急救中心(安徽省急救中心)一楼

  市民可自行前往参加免费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也可以拨打电话65876858进行咨询和预约

   尴尬:只有一个学生的急救培训学校

  7月23日上午8点半,是急救培训学校正常上课开始的时间,可是记者和120急救中心的赵刚医生一直等到接近10点,才有1位市民“姗姗来迟”。

  7月2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急救学校,9点已过,才有2位市民到场。加上记者,一共3人。

  合肥市急救中心医生孙红雷上完夜班就赶到急救学校上课,上课前,孙医生要求前来上课的市民填一张“市民急救知识培训内容一览表”,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选择,进行统计后,决定上课的内容。由于前来学习的市民人数较少,除了正常讲解的过程之外,孙红雷还对每位学员进行手把手教授。“光说有的市民会听不懂,而实际动手操作后,掌握得会更快一点。”孙红雷说。

  培训学校现开设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常见急症的处理、急救技能、逃生避险知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40余种培训内容,具体的有异物入眼、流鼻血、动物咬伤、烧烫伤、中暑、溺水、电击伤、窒息、休克、小儿高热惊厥、车祸、火灾等。

  即便急救培训学校的课程设置得如此丰富,可是来上课的人依旧很少。据急救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开课以来,最多的一次来了20多人。

  “急救知识和技能都很简单易学,虽然很多人知道急救的重要性,但是却没多少人愿意花时间来学习。”孙红雷说。

   现场:市民从心不在焉到刨根问底

  “在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不少市民一开始来学急救,有些心不在焉,觉得救人是医生的事,自己学了也用不上,但等培训一结束,这些人的态度却转了一百八十度,围着培训老师问长问短,希望把一些救护的细节弄个清清楚楚。”孙红雷告诉记者。

  采访中也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之前,他们对急救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很多人了解、记住的都是些零散的知识点,在日常交流时能说个一二,但要是遇到真危险,就难以活学活用了”。

  记者还发现,对于急救,不少人复杂的不想学、学了不想练、练了不敢用。但培训后,这些观念在默默转变。“原来心肺复苏这么有用,其实不难学嘛!”“以前学的跟现在不一样,急救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啊。”“确实该多练练,纸上谈兵是救不了命的。”

  7月25日上午,前来上课的于先生是某高校的一名老师,平时他也会通过书籍、电视或网络学习急救方面的知识。一次,一名学生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由于胳膊先着地,导致手臂骨折,当时于先生和几名老师用几块简易的木板,将学生的手臂固定,医生的评价是处理比较得当,木板可暂时起到固定作用,有利于防止患者因疼痛乱动而加重伤势。

   惋惜:不懂急救中风老人失去生命

  7月20日,急救医生孙红雷接到急救中心的调配,去抢救一名中风的老人,由于家属处理不当,未按医生建议和要求将患者平躺保持呼吸畅通,待医生赶到时,患者已面色发紫,情况十分紧急,病情已加重。像这样的情况,孙红雷医生已不是第一次碰见了。

  作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者——120急救中心的医生,在长期的急救工作中,抢救过各种各样的患者,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很多因现场处置不当或不及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很多惨痛的教训令人刻骨铭心。

  急救医生赵刚就遇到过好几起这样的案例。不少人遇到创伤出血情况,都会手足无措,特别是在工地等易受伤的地方,出血情况很常见,有一次,赵刚医生赶到急救现场时,一位工地上的工人因不规范操作而断了一根手指,患者竟用铁丝缠住伤口上方来止血,由于缠绕太紧,最后连铁丝都很难取下来,手部神经已坏死。

  孙红雷介绍,对急救知识了解不深刻,处理措施不当,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患者冠心病发作,只要当时能做到平静休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就可以平安获救,但当时患者不知道如何自救和求救,或采取了错误的自救措施,最终失去了生命。脊椎受伤患者由于现场施救人员不正确搬运而使患者发生瘫痪,造成终身残疾。

   调查:20人仅1人懂急救知识

  据介绍,基本的急救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四项技术及心肺复苏,但接受过培训的人少之又少。昨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对20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在这20名市民中,有14人表示脑海中没有关于急救知识的概念,有5人称自己知道急救是什么,但如果发生需要急救的情况,他们不懂如何处理。只有1人说自己会做人工呼吸,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家中的老人突发脑中风,该怎样处理?孩子在吃东西时一不小心把食物呛进了食管,要怎么办?”昨天,记者就这两个问题随机采访了十来位市民,其中只有两位市民比较清楚要进行怎样的急救措施,而绝大多数面对这些突发情况都表示“不知道,只能立即拨打120求助”。

  市民张先生懂得急救。“我在两个月前刚拿到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张先生说,当时整整学了3天,现在已经懂得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

   自发的院前急救“连10%都不到”

  昨天,记者联系了多家医院,了解是否有市民自发地进行入院前的急救?得到的答案是“太少了”。安医大二附院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连10%都不到”,这与懂得急救知识的人太少有关。

  “由于路况、路途等原因,急救车往往很难在4分钟之内赶到,很容易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医生说,因此,在等待急救车时,就需要懂得急救知识的人对病人进行急救。

  医生介绍,人在猝死4分钟内如果得到及时、合理的心肺复苏急救,起死回生的成功率可接近50%,猝死后4到6分钟,成功率会骤降至10%以下。

   真相:“第一目击者”掌握患者生命

  尽管合肥市急救车院内出车的时间不断提速,但受路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快也要5至10分钟才能到达现场。在意外发生最初的“黄金8分钟”内,患者的生命掌握在“第一目击者”手中。

  遇到紧急情况,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打120急救电话,但是除了打电话便手足无措。在孙红雷医生从事急救工作已有十多年,在其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家属因过于担心,甚至连医生的建议也并不听从,只是一直在问,“你们急救车怎么还没到,再快一点啊”。

  “市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打120电话一定要耐心听医生的建议,按照指示做,有利于我们医生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这也许会给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孙红雷说。一次,接到出诊任务,一位老人因为被饭团噎住而无法呼吸,情况十分紧急,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孙红雷医生让家属采用腹部冲击法,一步步教授如何操作,最后老人成功将异物排出,身体并无大碍,急救车便中途返回。“并不是所有的急救都能100%将患者救活,但是早一分抢救,就多一分希望。”孙红雷说。(合肥晚报)

安徽县域医共体年内全覆盖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3月18日,华东六省一市专家齐聚阜南,召开安徽省县域医共体(阜南)现场研讨会。县、乡、村重织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县医院托管乡卫生院;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疗机构由“治病挣钱”转向“防病省钱”等等,阜南县在县域医共体中摸索出的种种举措使得分级诊疗效果明显,2016年该县县外就诊人次与医改前相比下降了12.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