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经济账:戛纳等靠政府买单

21.05.2014  12:36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刚刚落幕,戛纳电影节又群星毕至。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第67届戛纳电影节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

  开幕式上的星光闪耀,大银幕上的精彩纷呈是电影节留给民众的一贯印象。在许多观众眼中,电影节是影人和艺术家的派对,也是巨星和大导收获的季节。然而,艺术繁盛的背后,电影节的主办方和组委会是否也能赢得经济上的“丰收”?

  嘉宾邀请占电影节总预算30%

  “从资金运作角度看,电影节是需要政府投入来运行的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业。”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志勇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根据威尼斯、戛纳和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节的经验来看,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主办方并不能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

  “电影节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影响力。”赵志勇表示,拥有一个国际性电影节非常必要。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任何国家电影出产数量、电影票房都不及一个电影节的口碑对于影人的号召力。当今,基本上每个电影强国都有一个代表性的电影节,通过将电影节打造成为电影产业的一张“名片”,能够聚集更多的电影资源,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之际,组委会曾走访了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等多个电影节主办方。就三大电影节整体收支状况来看,仅靠自身投入远远不够,一般而言,政府部门的投资和扶持力度达50%以上。

  据了解,戛纳电影节,每年的运营资金约为2000万欧元,其中1200万欧元由法国国家影视中心、普罗旺斯——蓝色海岸大区政府和戛纳市政府财政负担,其余部分由私人和企业赞助补充。威尼斯电影节的规模相对较小,运营费用约为1200万欧元,其中约700万欧元的资金来自意大利文化部。柏林电影节预算约为1000 万欧元,其中650万欧元来自联邦政府文化部拨款,其余部分才来自赞助商和自行收入。

  赵志勇坦言,电影节是运营成本不菲的文化活动,从参展影片的拷贝译制、评审费用,到参展嘉宾的邀请,落地接待,乃至开幕式的场地租用,灯光造型均需组委会承担。而嘉宾邀请费用甚至占据了整体预算的30%。

  中国电影市场将超越美国

  虽然对于主办方来说,电影节像是不算“经济账”的公益事业,而对于电影制作方、投资方和院线来说,电影节却意味着版权交易、影片放映、项目签约密集的“生意场”。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公布数据显示,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为期三天的交易板块“北京电影市场”项目中,参展商248家,机构来宾数超1000家。共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高达105.21亿,是历届中国电影影展交易之最。其中电影投资制作项目38.03亿元,比上届增长22%;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比上届增长13%;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新增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23亿元。

  “市场表现是北京电影节一个核心吸引力。”赵志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4年来,北京电影节的步伐堪称“稳健”:电影市场项目签约额4年来呈阶梯级增长,第一届至第三届交易总额分别是27亿、52亿和87.3亿,今年则突破105亿。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最大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交易额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两个A类电影节上海和东京。

  在赵志勇看来,交易额的增长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密切吻合。世界电影制作业正在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愈发强大的兴趣。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包括意大利、英国和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打造“国家队”,即组织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后期特效公司共同参展。

  IMAX公司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上IMAX电影展映单元的承办方,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IMAX公司希望通过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与政府主管官员、中国企业相互交流,从而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市场肯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理查德·葛尔方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非常乐观。一个地区的银幕数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的电影消费水平,基于目前中国每年新增5000块银幕的速度,2017年中国银幕的数量就会超过美国,票房总额的超越指日可待。

  “电影是文化特质和商业特质的结合。”赵志勇坦言,北京国际电影节正是抓住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契机,通过市场推进电影文化,用电影文化反过来引导市场。

  北京电影节如何“做自己”?

  国际上,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批准认可的国际电影节有50余个,虽然数目众多,但各有偏好。

  以欧洲三大电影节为例,创办于193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有“电影节之父”之美称,其评判标准非常简单,即影片的艺术性和创新性,鼓励各国的影人以新颖和独特的手法进行影片试验。而法国戛纳电影节则主打“经济”牌,一方面以“阳光、沙滩和美女”大量吸引业界人士和游客为当地旅游业“创收”,另一方面也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各国电影产业的重要交易平台。柏林电影节则侧重于从意识形态领域发掘艺术人才。

  那么,北京国际电影节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共享资源,共赢未来。”赵志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国际电影节希望通过打造国际电影平台,请各国影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洽谈项目,汇聚世界电影资源,共同谋求电影市场的发展。

  赵志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在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惠民四个维度做出了新的尝试。主竞赛单元评委会成员配置、评选内容和评奖规则已与国际A级电影节接轨。同时,北京国际电影节通过举办电影嘉年华,解密电影特色技术,让广大民众感受到电影文化的乐趣。

责编:蔡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