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04.02.2017  19:1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日前在达沃斯论坛上宣布办会决定后,国内和国际社会对高峰论坛十分关注。在举办高峰论坛倒计时100天之际,负责高峰论坛筹备工作的杨洁篪国务委员接受了本报和中国日报采访,全面介绍了筹备工作有关情况。 问:今年5月中国将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请问你们主办高峰论坛的考虑是什么?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答:习近平主席在1月17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主席关于主办高峰论坛的这段讲话勾勒出我们办会的总体设想,指明了办会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3年多来,“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稳步推进,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处在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我们主办高峰论坛就是要总结过去、规划未来。 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希望通过主办高峰论坛,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进展,展现重要早期收获成果,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巩固良好的合作态势。二是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三是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期待同各方一道,通过主办高峰论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深化地区合作打造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创造更便利的联通条件,更好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 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3年多时间,请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国际上的认可度怎么样?给各国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惠? 答:“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它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环节,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契合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需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发展同相关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各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扩大地区投资和内需,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从而带动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广泛国际合作共识。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重要项目合作稳步实施,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获。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成立为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中欧班列驰骋在广袤的亚欧大陆,运载的是琳琅满目的货物,联通的是亚欧国家的市场需求,架起的是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桥梁,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共建“一带一路”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方积极参与推进的重要事业,为增进各国民众福祉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问: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和贸易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不确定因素增多。你们希望高峰论坛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合作作出什么贡献?设计了什么主题和议题? 答:确实,今天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复苏脆弱乏力,增长基础不稳。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开放与保守、变革与守旧、经济一体化和“碎片化”的矛盾凸显。但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双边和多边、区域和全球的合作势头渐起,各国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重视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经济多元化。我们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找到打破困境、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鉴古知今。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各国打破藩篱,互通有无,友好交往,书写了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搞封闭、排他的安排没有前途,只有开门搞合作、大家都受益,才是光明大道。正如习近平主席前不久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所讲,“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强大生命力所在。我们希望高峰论坛有助于冲散经济低迷的阴霾,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为了更好凝聚共识,推进合作,中国将高峰论坛主题设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圆桌峰会是高峰论坛的重点,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我们认为,上述主题和议题针对当下形势和挑战,突出国际合作,突出联通,突出对接,与各方普遍关注的议程高度契合。在此,我想提一点,近年来,国别、区域规划和全球议程层出不穷,区域倡议包括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欧洲投资计划、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全球协议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社会应该抓住机遇,推动各倡议协同增效,实现合作共赢发展。 问:据了解,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高峰论坛,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大家都很关心,目前论坛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国家参与?高峰论坛最后将取得什么成果,你们对此有何期待? 答:我们高度重视高峰论坛筹备工作,专门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项筹备工作。在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下,目前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外方有关领导人参会意愿积极,政治准备稳步推进,主要活动安排、场地准备、会务组织、安全保障等方案都在加紧落实。下一步,我们将秉持开门办会、公开透明理念,适时通报高峰论坛筹备工作的阶段性进展。 目前,已有近20位各国领导人确认与会,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均有代表,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高峰论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一些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团、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前政要、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代表参会,共商合作大计。 会议成果是办会成功的重要体现。高峰论坛有关成果设计正在积极推进当中,我们主要期待围绕3个方面达成重要成果: 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推动各方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联动发展,把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放在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先位置,积极对接国别、区域发展战略和全球发展议程,为打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巩固“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良好态势,围绕涉及全局性、长期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合作协议,研究提出一些中长期重大举措。 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我们愿与有关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探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增进互信,构建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加大实际投入,深化利益融合,规划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发展蓝图。 问:听了您的介绍,感到高峰论坛将推进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与各方发展战略对接,加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如何看待高峰论坛与国内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及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 答:“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国一家分蛋糕或拿蛋糕的大头,而是沿线各国共同把蛋糕做大,一起分蛋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通过加强各方合作为国际社会作贡献,也要通过扩大对外合作,促进国内改革,服务国内发展。我们要把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同国际合作需要相结合,尤其是要充分反映国际社会的合作共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之一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有助于加快西部发展步伐,助推东中西部梯次联动并进。同时,“一带一路”涵盖了中国中西部和沿海省区市,紧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将助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们把对外经济合作和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开放紧密融合,同各国一道勾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愿景,也将有助于中国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及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对此,我们满怀期待,也满怀信心。 问:中国2014年在北京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6年在杭州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两场重大活动都很成功,请问高峰论坛与这两场活动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答: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是重要国际会议。这3场活动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都强调互联互通、联动发展,都强调创新发展,挖掘动能,为各国民众福祉贡献力量。 与前面两场会议相比,高峰论坛有自身特点。一是“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的国际合作倡议,高峰论坛是首次主办。当然,一张白纸更容易画出最美的图画。二是“一带一路”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源于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我们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具体合作,共襄盛举。三是同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已运作多年的成熟机制相比,高峰论坛在讨论议题、合作领域、推进方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将充分兼顾各方舒适度和参与性。 我们认为,高峰论坛可以成为加强协调、深化对接、推进国际合作的有益平台。我们希望同有关各方一道,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推进利长远、惠民众的合作打好基础,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