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安徽篇] 绿水青山官庄情

05.05.2016  03: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近日,本网记者来到古皖国东北边陲的千年古镇官庄,实地走访当地的山水人文,切身感受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大别山深处的这座古镇。

(点击查看大图)   

绿水青山官庄情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张文昕)“仙人持玉照,留在潜峰西”,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诗中赞美的地方,便是曾名为玉照乡的官庄镇。如今的官庄,山谷林泉人陶醉,“醉氧”成了记者一行在走进官庄镇路上的口头禅。大香山、金紫山、凤凰山、狐狸山、平阳河、龙井河、寺祭河……官庄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随机走访其中的山水,探究官庄镇的乡村旅游在实际发展中是否切实将“留住青山绿水”落到了实处。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风光

  4月27日,在海拔1539米的潜山高峰金紫山,记者深感云雾缭绕下的巍峨雄丽,古木参天,幽径曲折,原生态的山地景观魅力无穷。同行的官庄镇政府领导李宝林介绍,金紫山是省级森林公园,其海拔比天柱山更高,在其主峰顶可远眺长江美景,可近观群峰竞秀。放眼四周,林海茫茫。

  金紫山脚下便是平阳河,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嬉戏。可巧,我们遇到了在此洗衣的农妇,名叫倪腊梅,她身着红装,手里搓洗着一床红被单,在碧绿河水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记者的镜头立刻被吸引了。受到惊扰的她笑着说:“这里的水可以直接喝,一点也没有污染,我们这里山好水好。你们拍金紫山,金紫山才好看呢!”嫁到坛畈村的倪腊梅,守候在平阳河畔生活了二十几年,对于来往的陌生游客,她略带几分自豪的心情介绍家乡的原生态风光,如数家珍。李宝林告诉记者:“这里老乡都能当导游。”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风光

  离开平阳河,我们走进戈元村的寺基河林区。从龙井崖瀑布溯流而上,两岸山花烂漫,树木大有直插云霄之势,如入原始森林。林区内植被丰富,杉树、枫树、松树等种类繁多。据了解,林区还有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金钱松,每棵树上均有保护标识。官庄镇党委书记王续豹说,为保护好原生态的环境,镇里严格按照国家级生态镇要求,禁止发展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工业项目,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不上,污染环境企业不入,破坏环境的眼前利益不取。严防滥伐、滥采、乱挖现象发生,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使全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以上。

  在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的决策上,镇政府领导班子曾召集当地有影响力的乡民集思广益。王续豹书记坦言:“前些年,我们以‘工业强镇’为发展战略,乡镇的发展却相当缓慢。探究其原因,我们听取了乡民意见,也去外地乡镇走访借鉴经验。”十八大以来,官庄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生态立镇、旅游强镇、产业活镇和城镇化”的口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当地经济便渐渐有了起色。由此,他们也总结出一条经验——以前农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保护好青山绿水也就是维护农村发展的根基。

  在寺基山脚下生活了10多年的戈元村民宋余江看到我们一行,以为是游客,就热情地介绍说,村上的桃溪值得一游。他说:“家乡空气好,特别适合住家。以前要出去务工,现在发展乡村旅游,我在家以种茶园为生,正打算再搞搞农家乐。家乡越变越好,我已经舍不得离开了。留在家里发展一样,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提及官庄山水,乡民的脸上及言语中都写着春风得意。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风光

  群山环抱,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古木森森,绿野仙踪阡陌交错。恍若世外桃源的官庄镇,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美丽田园”、“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生态镇”等称号,现正在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繁荣山水生态文化,努力成为原生态乡村旅游名镇。

      明天我们将为您推出《[治国理政新实践 安徽篇] 人文官庄乡愁浓》报道,  一起关注这座位于大别山深处、人文底蕴深厚的古镇,它是如何“系住乡愁”,又如何通过旅游扶贫为乡民带来福祉的。